陈明洁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 350000
摘要:思辨能力,是学生重要的综合素质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概括能力、思维能力需要培养,辩证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我将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单元作业的设计来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共同体教学;单元作业;思辨能力
引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思”在学习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小学阶段是每个小学生思想启蒙的开端,在此阶段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正确思考,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并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创造性、独特性思维的人才,是21世纪的关键性人才。
一、关于共同体教学中通过单元作业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考的重要性
共同体教学模式式能够让教师和学生之间换位思考,充分理解,相互信任,彼此之间互相分享。在创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当中,高品质的学习设计是促成深度学习发生的的必要条件之一。作为一名教师,在这个模式下可以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团结和谐的学习氛围,如果可以从既定的教学经验中走出来,从现成知识讲授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的设计,那么可以帮助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所以在共同体教学中引入单元作业设计,不仅能够让教师成为专业的学习设计者,让学生得到更多自主的学习的机会,还会为班级开展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成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强调学生对课文的死记硬背,导致学生没有良好的锻炼机会,思辨能力也渐渐减弱。但我们知道,思辨能力,它不仅表现在会思考问题,而且还要会辨别问题的正确性。这关系到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思维品质、语言素养,以及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就是在培养小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可以通过单元作业,设计核心问题,细细剖析、层层递进,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思辨能力,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们富有创造性及想象力的思维或想法到充分表达。
二、关于共同体教学中通过单元作业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考的策略
(一)布置趣味性作业,培养学生对思辨能力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一个人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有下一步的学习的动力。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思辨能力时,首先,教师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尝试辩证性地思考问题。最后,教师要设计各种趣味性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年纪小,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世界都喜欢问为什么。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针对整个单元,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研究作业,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做到学中有乐,乐中有知,使小学生体验到思辨的趣味及价值,这样才为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思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也可以设计孩子与家长进行良好互动的练习作业,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教师布置学生回去找辩证类型的小故事,可以要求爸爸妈妈读给学生听,听完之后从中明白了什么,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到学校与同伴之间进行交流讨论,都听了哪些有趣的小故事,互相分享,拓展知识。
例如:部编版二年级《曹冲称象》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通过曹冲称象的办法,仔细思考,判断曹冲这样称象好不好,展开辩论,并说明理由,如果是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去称象,生活中有没有发现不同称东西的现象产生。再要求家长收集一些关于辩证方面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比如:《分粥》、《赶考》等辩证故事,既拓展了知识,又加深学生对辩证思维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兴趣。
(二)设计辩证法作业,促进对思辨能力的思考
随着教育不断改革,许多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语文思辨能力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然而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没达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有一部分原因在对小学生的作业布置一直采用旧版的练习题,对学生思辨能力这一方面往往不太重视。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除了利用辩论教学法以外,还需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思辨能力。所以,教师在课余时间针对单元教学内容可以给小学生提供具有思辨性的辩论题。如“应不应该帮助妈妈做家务?”“在过马路时遇到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等等辩论题。首先,学生要回家搜集资料,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调查,筛查数据,对自己的立场要明确。第二步是作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思考另一角色根据哪些漏洞进行反驳,可以让爸爸妈妈来场模拟演练。第三步是根据检验结果,进行解释,如果结论没有证明当初的假设,那么我们应该思考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如果结论验证了当初的假设,那么成功的秘诀又在哪里。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与教师进行讨论,教师根据班级这种小型辩论会上同学们的表现,每月评出最佳辩手,进行奖状表扬鼓励,创设积极思辨的机会和氛围。
例如: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这一单元中,本课就要求学生能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就可以布置辩题“我们是否应该保护青蛙”,接着学生们就可以回家收集资料,首先站好立场,找出青蛙的好处及危害,再根据这些资料详细研究对方辩手可能会找哪些突破口,尽可能周全。最后,再找爸爸妈妈协助进行演练,根据演练结果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思辨能力不仅是小学生思维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小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不可或缺的能力。
(三)设计立体阅读作业,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阅读已经不再是传统、单一、静态的方式,它已经融入了科技技术的支持,变得立体化、多元化。阅读内容也已经不再限制于书本上内容,科幻作品、古典诗词等丰富了阅读范围。中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更喜欢形象、生动的影视作品,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阅读一些故事书或者观看影视作品,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多角度、深入的思考,然后再进行评价,写写感想或者对自己都有哪些启示等作业,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单元中,教师首先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去对课本里的植物进行思考,或者观看动物世界等类型的影视作品的作业。其次,让学生针对自己所看的片段,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可以是视频里的内容,也可以是对课本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一些看法。并通过演讲的形式,谈谈它们对你的日常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而可以培养小学生认真思考,学会质疑,通过问题的形式,把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判断力所引导出来。
我们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切莫操之过急,好心办坏事。因此,教师在基于共同体教学的基础上,平等教学,互相分享,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让学生敢于想象,从而提高思辨能力。同时,教师在对单元作业设计上,要既能满足学生基本需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又能给小学生提供培养思辨能力的平台,提高培养小学生思辨能力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传芳.分层设计 分层发展——小学高年级语文分层作业的设计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18):56-58.
[2]陈清萍.借思辨之石,攻思维之玉——思辨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新教师,2020(03):35-36.
[3]钱玮.摭谈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内蒙古教育,2020(06):119-120.
[4]李英玲.互联网~+时代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0(05):76-77.
[5]张炳玉.激发学生阅读潜能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小学语文“五层”阅读教学模式实验探究[J].学周刊,2020(03):129.
[6]柳向阳.关注言语表达 点亮思辨课堂——小学语文思辨阅读策略例谈[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2):37-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