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传峰
济南市长清区大学城实验初级中学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受到新课程不断改革的影响,带给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很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增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效果,要求教师注重凸显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为学生布置适合的学习任务,引导其深入思考,进而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本文通过说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运用价值,同时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带给有关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更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应用策略
引言: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具有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融合的典型特征。教师具体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教师熟悉并灵活运用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凭借深厚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加大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力度,充分发挥出其优势和作用,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水平,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达到了既定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目标。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运用价值说明
(一)明确学习的难点内容
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来说,将其运用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当中,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需要学习的难点内容,并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围绕核心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究与分析,保证了任务驱动法的运用效果,体现出一定的功效。教师紧密联系实际的学习任务情况,和学生之间形成了密切的互动,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思路,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并且使学生加深了对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与印象[1]。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而言,一直以来,很多教师都会根据教学要求,借助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其进行学习,不过,为学生设置的任务次数较少,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学生主要借助感官学习相关知识,不过缺少依靠大脑对相关信息整理和思考的环节,造成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较为薄弱。所以,教师通过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使其积极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善于思考和总结,进而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具体应用
(一)确保学习任务制定的合理性
为了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效率,首先要求有关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应该确保所制定学习任务的合理性。教师具体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引导学生自行进行研究与讨论,发散学生的思维,训练其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要求教师还应该紧密联系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制定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并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2]。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图像的采集与加工”相关课程内容的过程当中,便为学生们制定出具有明显递进性特征的学习任务。具体来说,第一,要求学生运用计算机绘图、网页下载以及屏幕截屏等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到三张图片,然后及时存到电脑桌面上面,接着比较文件的拓展名,找出三张图片的格式存在哪些不同的地方?同时采用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热烈讨论,明确答案,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成效。
(二)构建良好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长久以来,受到教学能力、相关教学设施较为滞后因素的影响,造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效果不够理想,在教学课堂当中,教师依然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忽视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其学习的热情较低,学生无法深入理解相关信息技术知识,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为此,教师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完成对新课程内容的导入任务,在设置好学习任务以后,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可以利用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不同的形式,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确保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质量[3]。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世界”课程的时候,涉及到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方面的知识,便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白板,为学生们呈现出计算机的概念,然后和学生们一起回顾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借助罗列知识点的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出重点学习的内容。随后,根据设置的学习任务要求,借助搜集资料与课堂探讨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系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等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探究活动,以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由此可见,经过上文的阐述和分析,从中不难看出,教师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
(三)结合实际学习任务,发挥出范例的作用
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来说,要求教师合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实际学习的任务,并且充分发挥出范例的作用。在参考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围绕问题分析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当然,借助此种教学方式,也训练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达到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效果,使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学会更多高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自选图形的插入”相关课程内容的过程当中,紧密联系了信息技术教材当中的范例,然后向学生们提出了问题:如何选取,同时正确插入椭圆形呢?利用此种方法可否插入其他不同的图形呢?由此,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联系椭圆形的插入方法,并且尝试自行插入闪电、箭头等较为特殊的图片。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依靠三个递进式学习目标,能够使信息技术教材当中的相关知识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经过科学实施分类之后,采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们能够学习完椭圆形插入的范例以后,便能够主动进行其他图形插入方法的摸索与思考,显而易见,能够使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
结语:总而言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在开展的时候,要求教师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合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此门课程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学习,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实践应用的能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实现了举一反三的目标,有助于确保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质量达到相关规定。
参考文献:
[1]肖宁,杨红樱,李明达.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9,000(007):135-136.
[2]张永峰,孙红量,张新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000(012):287-288.
[3]张宇,王大明,张丽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9,000(011):1294-1296.
[4]罗云. 浅析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13):138-139.
[5]王亚楠. 自主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J]. 电子制作,2015,(0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