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红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新风中学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体系当中,道德与法治是极为重要的学科之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应该针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不断的优化、创新。因此,如何能够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是当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就以重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重要的教学目标,针对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何更好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方法与策略进行深刻的分析,以此来更好的促使“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方法;教学策略
前言: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一些有法治意识、有道德意识、有责任心的良好公民,而这些是需要教师应该针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进行转变,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与实际的生活之间进行联系 ,并且能够将其更好的渗透于生活实际当中,进而能够真正的实现学以致用。由此能够看出,加强对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何更好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重视教材回归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本身肩负着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责任,开展相应的教学能够更好的促使学生针对相关的家孩子干内容的认可和了解,进而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刻的引导,以达到一种更好规范学生言行举止的重要目标。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将相关知识和内容深深的烙印在学生内心的深处,教师就可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和谐与梦想》过程中,在这其中就渗透了相关的国家层面价值观——和谐,因此,教师就可以充分的依照实际的教学情况,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和体验,组织学生开展“我的祖国,我的民族”的社会调查活动,针对本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深入的了解,针对少数民族相关的文化特色以及风俗习惯等进行深刻的感知。
又如:在教学《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针对实际生活当中的一些劳动者光荣事迹等进行了解,深刻的感受来自他们的力量和维度,只有在实际的生活当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才能够让教材真正的回归课本,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学生的内心深处。
二、巧妙设计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新型教学模式已经落实到课堂当中,并且,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与教师的培养是紧密联系的,而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又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重视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之间进行紧密的联系,努力的将相关道德与法治知识渗透于学生实际生活当中。
例如:在教学《生活需要法律》一课时,教师就可先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前的人去,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一些网络的相关搜索查找一些关于法律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紧紧围绕着消费者权益等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在“模拟法庭”当中,学生可以扮演法官,可以扮演消费者等,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开展双方的辩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促使学生针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更加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刻体现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更好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三、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而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较为有限的时间之内更好的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当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内容,还应该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当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例如:在教学《学习伴成长》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并且可以引导学生与家长之间进行共同参与,完成一项实践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家“当一天的家”,负责家庭中的提倡生活,并且针对家庭生活当中的经济来源以及每天的开支等,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促使学生能够学会换位思考,进而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品质道德以及合理消费的理念,最终能够达到一种良好的效果。
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教师不应该将其学习的内容局限于教材当中,还应该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渗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在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的过程当中更加重视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进而有效的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热点问题教学的开展,能够促使教材当中的知识内容与实际的生活之间进行相互的补充,进而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热点事件分析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而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是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要求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应该针对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从实际的生活当中深刻挖掘更多的资源开展教学,进而能够从实际的意义上有效实现生活化的教学。同时,教师还应该针对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努力的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还能够将其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最终实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梁朝.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实践课例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0):180-182.
[2]莫以丽.浅析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广西大新县某中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9(33):193-194.
[3]孙全军.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土壤之中——以“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一课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3):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