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期   作者:李春艳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李春艳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清水河分校  61004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一个人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综合学科。小学科学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使其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服务,用其为教学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更广阔的空间,提高教学的效率。也需要分析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来解决解决这些问题,让信息技术深度地融合在小学科学中。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学校延迟开学,但是“停课不停学”,学校纷纷开始上网课,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目前,虽然学校已经正常开展线下教学,但是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更有效的教学依然有重要的意义。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学科学教师通过网络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课程的学习,信息技术开始更加深入地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绝大多数的小学科学教师开始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讲解模式,开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图让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课程深入融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意义
        1.为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就算老师不能和学生面对面教学,但是可以利用各个平台在线上进行指导。老师们可以选择在线推送学习资源、在线直播教学、利用平台收改作业等。这样,即使师生各自在不同的地方教师也可以成功地指导学生学习。因此,信息技术的在特殊时期为学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提供了可能性。
        2.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课程中内容丰富、逻辑严密。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借鉴可取之处用于自己的教学中,优化教学设计。同时,一些较为抽象难懂的内容教师若用图片、视频、音频、动图等方式呈现,不仅让所传授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在日常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带领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录制成微课,通过网络平台推动给学生,并且通过文字、语音等形式对学习的注意事项加以引导。这样,对于科学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微课视频或者言语的引导完成。


        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到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实现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弥补了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缺陷,让更多的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这一门课程,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
        从疫情期间小学科学教师在线指导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确实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但是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遇到的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引起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教师不能关注到所有学生。小学科学教师在线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时,除了推送微课、言语引导学习之外,常常还会设计互动的环节。这些互动环节中某一些孩子会非常活跃,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成果,这些孩子就很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但是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在这些互动环节比较安静,不怎么发表看法,就很容易被老师忽略,老师无法知晓他是否参与学习或者是学习的效果如何。
        第二,教师难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指导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隔着屏幕,老师很难清楚地知道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无法真实地呈现在老师的面前,这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学习或者是调整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三,实验环节的视频演示不能代替教师现场指导。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实验计划,按照实验计划正确地进行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教师常常通过录制演示视频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实验的远程指导,但是演示视频不能代替老师的现场指导。
        三、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深度融合,作为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对此,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给学生适当的引导,突出重难点。利用推送微课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教师需要在学生观看视频以前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清楚地指导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视频开始告知学生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哪一方面的知识、提示学生应该带着哪些问题去观看视频、在涉及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教师可提醒学生按下暂停键,将相关内容记录在科学记录本、发放任务单。
        第二,加强师生互动,及时沟通反馈。让网络、多媒体等资源的利用真正起到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而不是形同虚设,还需要再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并及时和学生沟通,让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及时的反馈。
        第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的深入融合,作为小学教师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提升自己在信息检索、课件制作、视频剪辑等方面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劼.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反思[J].小学科学:教师,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