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沛训
广西梧州市藤县第二中学 543314
摘要:本文围绕学段衔接的加强展开探析,分析探讨新课改形势下初中与高中化学衔接的相关问题。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不仅仅是知识结构,还包含教学难度、教学方法等等,做好学段衔接十分必要。文章对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要点作以简单分析,指出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学方法这三大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衔接教学举措,力求推动学段衔接的强化工作,实现教学相长,推动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教学相长;新课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引言:
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十分优秀,但步入高中后就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学习十分吃力,自信心受挫。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其与初高中阶段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等多方面的差异有关。以化学学科为例,初中化学多是知识点的记忆,偏向了解层面。而高中化学则是知识点的剖析,偏向探究层面,学习方法存在巨大差异,由于学段教学衔接不当,学生难以适应突变的学习环境,学习方面依然沿用初中学习习惯,自然是行不通的。
一、衔接教学要点分析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做好二者的衔接教学并非易事,其需要严格把控以下要点,具体如下:
(一)教学内容
初高中教学内容差异显著,不仅仅是内容量的增多,内容的深度、广度较初中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需做好二者内容的分析与解读,把控这一要点,开展教学衔接工作。
(二)教学难度
初高中教学难度差异显著,高中阶段的教学难度明显增加,不仅仅需要介绍知识、罗列知识,还需要分析知识、推理知识、探究知识,学生稍有不慎就会错过重要知识点,难以跟上课堂节奏。
(三)教学方法
初高中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初中阶段教学多是“灌输式”教学,学生只需认真听讲即可。而高中阶段教学不在以“灌输式”为主,需要师生互动、需要学生实践、需要学生探究,更重视学生主体地位[1]。
二、衔接教学举措介绍
(一)理清学习要求
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其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实践能力。初中与高中在此方面的学习要求有所不同,初中化学实验仅要求学生明晰实验现象及结论,记住即可。
而高中阶段,则是需要学生深入探究实验,需要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初中化学在物质反应方面只需要学生简单记忆即可,而高中阶段则需要学生理解反应原理、分析反应过程、明晰反应特征,学习层次更深;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化学规律多是由较为直观的演示实验或自然现象得出,相对简单,而高中阶段则更偏向抽象知识、形象思维,注重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还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建构理想化模型,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更高[2]。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偏向记忆、背诵,学生只需多背多记即可掌握;而高中阶段更注重思考、探究,需要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通过理解来掌握,凭借初中的学习方式,寸步难行。所以,教师在进行衔接教学时要向学生传达这一点,引导其从记忆性学习转化为思考性学习,这也是新课改对学生的要求。
(二)明晰教材特点
初中与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增加才是关键。初中阶段,教材中多是一些简单的概念与现象,以及典型方程式,而高中教材中则是概念与现象的具体化、抽象化,涉及方程式的解读与探索,知识探索深度及难度明显增加。况且,新课改对教材还做了些许调动,初高中教材均发生了变化,初中教材变化相对较小,依然是简单了解性知识,高中教材剔除了大量的例题解析,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科技搬上教材,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化学认知的增强。这种减少习题的方式看似降低难度,实则是提高难度,使得传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式的学习被迫淘汰,学生不能在通过记忆去学习书本内容、化学知识,而要通过教师所讲、书本所含内容进行思考,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3]。这与新课改对学生能力要求的提升直接相关。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在知识的编排方面存在重合点,但高中阶段是初中阶段的深化,是对初中内容的一种完善。教师要将此传达给学生,为题学习提供指导。
(三)做好学法指导
初中化学偏向于了解层面,教师教学多是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了解化学,属于浅层次的学习,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也就是记忆、背诵。而高中阶段更偏向于探究层面,教师教学多是引导学生分析化学、探究化学,属于深层次的学习,重在原理的分析与探索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需要查询资料、分析、推导、验证等等。可见,初高中学生学习的方法存在巨大差异。基于此,教师应将学法指导作为教学衔接的要务,引导学生摒弃机械式的记忆性学习,采用灵活的思考、推理、分析,以引导其逐步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环境。具体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时,应尽可能规避记忆什么、背诵什么,而要将整个推理、思考、分析的过程视作要点,着重讲解,逐步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理性思维,为其学习起到指导性作用;第二,教学指导[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此时教师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指导时应遵循导学原则,询问学生的想法、思路,为其点拨,引导其逐步思考,以培养其思维能力,提升其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其适应高中学习环境推波助澜。
三、结束语
加强学段衔接是新课改形势下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初中高化学学科在内容设置方面、教学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学生步入高中阶段多沿用初中学习方法,导致学习受阻、自信心受挫。为此,教师应重视教学衔接工作,在高中初期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晰学习要求、教材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做好方法的引导与指导,做好学段衔接,引导学生科学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欧胜宇. 感受变化 把握方向——谈新课改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17):1-1.
[2]翟玉龙.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教学策略[J]. 人生十六七, 2016, 000(017):53-54.
[3]何玉蓉. 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化学衔接策略研究[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 000(003):P.63-63.
[4]陈黎明. 课改进程中的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J]. 吉林教育, 2016, 000(009):P.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