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担当,借“疫”绽放 ——用抗疫微视频开展“云德育”实践活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期   作者:黄卉
[导读] 随着学生情感生活的不断丰富,他们的责任感也在进一步发展

        黄卉
        杭州市萧山区信息港小学  
        【摘要】随着学生情感生活的不断丰富,他们的责任感也在进一步发展,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可以使得孩子的情感调控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日常状态下的德育教育更需要体现时效性,更需要借助于鲜活画面和故事的德育契机来提升德育效果,现下的疫情恰恰是一本最生动的教科书。
        【关键词】疫情   德育    抗疫微视频   责任担当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推迟返校,虽然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活动,但大部分学校都只开设了学科线上教育,抓知识,提成绩。但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应该敏锐地觉察到,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给班主任带来了德育工作的机会,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书本以外知识、锻炼各方面能力的大好机会。因此利用好疫情中涌现的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成为当下德育工作重中之重。借此笔者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疫情设计主题,借助相应微视频,落细落小“责任担当”这一教育目标,以实现特殊时期的“云端德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责任担当,应“疫”延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大框架中“责任担当”是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更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提炼疫情中呈现出来的责任元素,把握德育工作开展的契机,应“疫”延展。
        (一)了解疫情,唤醒责任
        诺贝尔曾说过:“生命,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当下疫情肆虐,有多少生命之石蒙上了黑纱,甚至陨落。结合疫情,录制“疫主题”微课程《疫情下的生命》。先通过播放当前受新冠病毒影响下的社会图片,数据调查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疫情形势的严峻,感受到生命在大自然前的脆弱,意识到要更加珍爱生命。接着,播放社会各界战“疫”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课后,引导孩子们针对责任这一话题,自主探究,通过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介,收集更多疫情新闻,写下或画下自己对责任担当的新认知,向同学、家长们分享宣传。孩子们朴实的话语,稚嫩的画风,正是结合疫情唤醒强烈的责任意识。
(二)聚焦疫情,探索担当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生存家园,我们与其他物种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但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和永无休止的掠夺,已经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导致地球千疮百孔,导致我们的生态环境极度恶化。我们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比如此次疫情的焦点之一“华南海鲜市场”,既是野生动物的屠宰场,也成为了冠状病毒的流行地。
        疫情时期最“出名”的动物就是新冠病毒的携带者——蝙蝠,许多人闻之退却,推出了“疫主题”微课程《每个生灵都应被尊重》,学生学习之后,组织学生分小组、分家庭开展“守护地球我先行”、“绿色家园我守护”等倡议活动,通过小团体“云分享”,逐渐形成“守护大家庭”,理解和谐共存中人人都有责任。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过:“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作为班主任,要把责任担当纳入班级德育的重要课程,要拓展责任意识内涵,要积极引导学生践行担当精神,提炼疫情中呈现出来的德育元素,把握德育实践开展的契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创新的云德育,让责任担当,应“疫”延展。
        二、责任担当,迎“疫”升华
        ? 疫情当前,应努力挖掘疫情中呈现出来的鲜活案例,把握德育工作开展的良机,拓展责任担当教育内涵。
(一)寻找战“疫”英雄,升华责任意识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一封封请愿书、一个个红手印、一张张坚毅的面孔,带给人们无尽的敬佩与感动。推出了“疫主题”微视频《全民战“疫”》,介绍本次疫情最感动中国的英雄人物——钟南山院士,两次“挂帅出征”,学生们纷纷为钟老的担当之举点赞,致敬“最美逆行者”的责任担当。
        英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之后开展“寻找身边战‘疫’英雄”的微拓展活动。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一个个伟岸的身影出现在微信班群中,他们是屹立街头的警察,是社区服务的志愿者,是送书上门的老师……组织学生给英雄爸爸写封信、画一画心中的英雄等活动,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英雄,歌颂英雄。
        (二)争做“时代新雷锋”,践行担当精神
        疫情延续,与“学雷锋日”相遇,疫情时期,为雷锋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推出“疫主题”微视频《英雄的名字》,介绍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等“活雷锋”的英雄事迹,传递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毛主席亲题“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精神永垂不朽。孩子们通过歌唱、朗诵、绘画、做好事等形式,弘扬雷锋精神,践行担当精神。通过云端德育,引导更多的孩子学习雷锋精神,落实责任担当,并将它成为习惯,融入生活,一直延续。


        
        

        通过此次疫情,我们认为,要高举责任担当的大旗,要把其贯穿于班级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拓展责任担当的时代内涵,要把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要积极培育学生的公民责任、时代担当,把握云德育开展的良机,开展灵活创新、内容震撼、富有激情的德育实践,让责任担当,迎“疫”升腾。
        三、责任担当,应“疫”生根
        为期2个月的居家抗疫,仿佛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回归学校的学生们,在前期的英雄榜样的熏陶之下,很快能够进入学习状态,趁热打铁,在复习之余,利用微视频再现中国精神,感受中国力量的强大,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一)面向英雄,传递温暖能量
        疫情仍在继续,它妄图侵蚀生命健康,摧毁人类的意志,然而总有一群人始终在与死神赛跑,他们从未停下脚步。武汉90后的新疆小伙子,每天烤制上千个馕,奔走于各个社区,为邻居们送馕;留守武汉的法国医生,自愿留下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中国留学生纷纷从国外寄来口罩;友好邻国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捐赠医护用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无疆,奉献不分国籍,不分年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实践着责任担当,传递着温暖能量,通过该视频,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家是避风的港湾,是一份关怀更是一份责任,宅家也能担当抗疫小战士,利用班级微信群开展“我爱我家”的线上分享活动:做一道网红美食,做一次卫生请扫,唱一首动听的歌谣,跳一支欢快的舞蹈,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自己的行动去品味家的味道。
        (二)难忘英雄,铭记艰难时刻
        过去的76天里,中国经历着一场永生不忘的战“疫”,武汉这座城市也经历了英雄断臂般的牺牲与拯救,我们坚信挺过至暗时刻便是光明。
        铭记那些“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决然的最美逆行者”,那些“身在国外,心系祖国的千万同胞”,那些“近在咫尺,却不能拥抱的亲人”等等。由屏幕走向现实,责任担当者就在身边:朝夕相处努力工作的父母,每日送餐到班级的食堂员工,事必躬亲的任课老师,尽心尽力的班干部……通过“寻找身边的榜样”活动,使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通过此次疫情,作为班主任要把责任担当教育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教育首先必须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要积极引导学生坚定责任意识,树立人生担当,激活内在潜能,塑造精神品质。要积极提炼疫情中呈现出来的优秀榜样,把握云德育创新开展的佳遇,让责任担当,硬“疫”深根。
        四、责任担当,赢“疫”绽放
        疫情时期的德育教育还要在“成长、成人”教育上开展创新探索,要积极挖掘疫情中所展现的鲜活素材,开展健全责任担当的德育教育。
        (一)防疫责任,在责任担当中成长
        全民网课,给偏远地区的学生带来了不便,住在西藏昌都的斯朗巴珍,因为家里四面雪山环绕,为了能够上网课,她得到雪山顶上找信号,在零下三度的气温里,以石头为桌椅;湖北荆门的宁欣然也是因为找信号,把课桌搬到山坡顶上,母亲用一条横幅,一块布给她挡风……恶劣的环境下能够破除万难,坚持网课学习,之所以有如此执着的精神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份坚定不移的责任信念。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健康责任人。推送“疫主题”微视频《战疫故事之信号守护者》,通过介绍云课程下涌现的优秀榜样,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通过“云视频”、“云绘本”、“云写作”等组织学生开展制定科学作息表、居家健身、书写宅家日记等活动,并通过每日打卡小程序进行统计,评选出“自律周达人”逐渐树立学习即是责任的意识,引导学生在担当中成长。
(二)战疫责任,在责任担当中成人
        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贯穿于德育教育的全过程。要发挥疫情期的责任担当价值,推送“疫主题”微视频《复课后的日常》,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力量!青少年的责任和担当是国家发展与强大的希望,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一环,他们也可以成为新冠疫战线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对于学生而言,班级就是他们的学习之家,复课后的班级管理异常复杂,进校刷码、晨午测温、分餐就餐、劳动卫生等等都需要有人来做。为了检验学生们的责任意识,我采用自由领取任务的方式,比如劳动方面,主要涉及午餐的分饭、饭后的卫生、晚上的值日。为避免人员集中,学校采用班级、食堂分开就餐,原本负责食堂分餐的同学依旧去食堂,在班级就餐的同学自觉分成两部分,分餐同学流水作业,其他同学坐在座位上,秩序井然,稳而不乱。饭后卫生,先吃完的同学准备好扫地工具,班级就餐结束,就立刻开始打扫卫生,两人扫地,一人拖地,一人擦黑板,一人整理餐具,分工合作效率高。三位同学主动承担本学期的晚放值日工作,扫、拖、擦、工作量大但学生却乐在其中。就这样从刚开始的抢着做,自觉做,到后来的专人专做,没有一个人脱岗,让责任担当融入生活,真正成人成才。
通过此次疫情,作为班主任,要把握德育教育开展的时代脉搏,开展基于责任担当的云德育教育,让责任担当,赢“疫”绽放。
        国难之前,人人有责,借有关新冠疫情的微视频,直观形象地感受生命的可贵,英雄的担当,借先锋事例,传递正能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笔者的一次尝试,由线上丰富的“云活动”到复课后的“争当班级小管家”活动,从唤醒、学习到实践,深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为今后的责任担当奠定了基础。疫情期间,学校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共存,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笃定教育理念,坚定不移地做好特殊时期的德育工作。一场德育的修行在学校、家庭的合力下塑造学生的德育内驱力,“立德于心,养德于行”这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