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杨
重庆市潼南实验中学校 402660
摘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劳动观念和劳动行为作为一种综合素养,其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科课程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校开展了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生物的课题研究,下面就将围绕课题研究来展开说明,希望能有借鉴参考之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劳动教育;课程实践;评价研究
引言: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关键途径,人类的一切活动本质上都建立在劳动上,但在传统教育中,却更加偏向于灌输知识教学,只重视了学生智力发展以及知识获取,却忽略了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培养,随着应试教育朝着素质教育的深度转化,将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生物中,构建完善教育体系,意义重大。
一、课题研究流程汇报
.png)
图1.课题研究流程
如图1所示,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流程,采用了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教育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调查中学生劳动教育现状,收集整合资料,制定劳动教育融入生物课程的计划,并用实践来探究融入计划的可行性。目前课题仍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这里将进行过程的感受做出汇报。
二、劳动教育融入生物课程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关键途径,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本质上都是劳动,只是在学生阶段更偏向于脑力劳动而忽视了体力劳动,随着教育机制的不断革新,在初中生物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价值观,调动学生的劳动激情,强化学生的劳动能力。
2.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生物中融入劳动教育,既教给学生了生物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相当于拓宽了教学的广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教师在课题实践中收获教学经验,持续提高教育质量。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随着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要求在各个学科中融入思政要素,劳动教育就是其中之一,但一些教师却苦于没有方法,课程思政效果不佳,利用课题教研,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之一。
三、将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生物中的途径和对策
(一)教师深入教材,构建完善的生物课程体系
教材是偏向于基础知识的教学读物,在其中通常并不蕴含劳动教育,或者少量含有,教师想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生物课程中,需要深入教材,挖掘教材中可引入劳动教育的切入点,无论是潜移默化还是开展劳动实践,都需要教师做好备课,将劳动教育的融入当做大事要事去办,哪些知识点可以和劳动教育联系在一起,如何引入最巧妙,又该如何布置劳动教学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构建完善的融入体系,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1]。
(二)日常渗透
将劳动教育和生物教学融合在一起,少不了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让学生明白生物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生物探索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生物科学家为此付出了数代人的努力,如何运用生物去改变生活,去解决难题,去提高工作效率等,引导学生就此交流探讨,分析劳动与生物的结合,避免学生养成耻于劳动的问题,比如进来新冠疫情下,给学生渗透讲解新冠疫苗的研发劳动,让学生感悟研究生物是生物从业者的不断辛勤劳动,来创造更大的价值,为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三)在实践中让学生去劳动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多开展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去劳动,这里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为爱劳动,用新颖有趣的生物现象来吸引学生,增加学生的动手热情,比如将新颖有趣的话题引入课堂,如杂交水稻,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等,比如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去观察细胞,感受生命的律动,比如给学生展示多媒体大屏幕模拟的生命体或细胞,让学生加强对生命的观察和感知。
第二步为去劳动,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大胆放手,让学生多接触生物实验,比如让学生自行做实验种植,观察和感受植物幼苗的茁壮成长,比如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假想开展实验。
第三步为会劳动,教给学生实验探究的操作手段,教给学生思辨、查阅文献、实践探究等收获知识的多种途径,随后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建立健全完善评价机制
本课题的评价一方面是构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一方面是构建教研效果的评价,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综合评价
构建完善评价体系需要从综合性、系统性方面考虑,比如构建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创造力、劳动合作力等几个指标,分别用ABCD或者优秀、良好、一般来进行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表现的综合性评价,评价越具体、越详细,就越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研效果的评价也是如此[2]。
(二)多主体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为增加评价的公平公正性,采用多主体评价的方式,用教师评价、学生交叉互评、学生自评来综合有效评定,教师占据主要地位。而对于教研效果的评价,也可以实行多主体评价,教师自评、教学管理部门评价、学生评价三方面展开。
(三)过程化评价
在建立健全评价体系过程中,需要实行过程化管理,即在一定周期内对教学效果和教研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因为工作量大,周期可以适当拉长一些,同时教师只需要将重点放在改变量方面即可,无需从系统性角度改变评价。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围绕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生物的课程实践、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劳动教育融入意义重大,学生养成的劳动意识、价值观、能力等,都会作为一种综合素养,不仅有效提升学生生物学习成绩,更能够作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校本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与反思[J].福建教育,2020(23).
[2]段雪莲.以评价促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对生物教学评价的思考[J].教育革新,2008,000(00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