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期   作者:戴雪萍
[导读] 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上来看,目前的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戴雪萍
        
        新疆呼图壁县第五中学  新疆  昌吉  831200

        摘要: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上来看,目前的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德育与法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尤其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凸显。道德与法治教育主要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教育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要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从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入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德育与法治;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从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上来看,比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而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以及记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初中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尤其对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需要改变以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理论性进行有效的控制,将课堂教学的重点由传统的知识性内容向能力性的内容转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出发,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进一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全面性以及有效性,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能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得到落实。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在很大程度上是情感以及价值观的教学。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全面性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让学生能够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以及挑战。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事物有自身的看法,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就是要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保证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保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因为创新意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事关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学生的竞争力。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客观要求。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心放在知识性的内容上,因此学生的能力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断进行优化创新,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2.1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思想
        首先,需要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学生的特点出发,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学生当作存放知识的仓库,一股脑的将知识强加给学生。

而在当前的教育发展阶段下,教师需要对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进行优化,改变以往的单向的知识传输机制,建立双向的交流反馈机制,将课堂教学的重心由传统的知识文化培养向能力素养培养转变,在教学中需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以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以知识培养促进学生能力的养成,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2.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想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就需要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思维习惯进行有效的引导。一方面需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学的方式对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灵活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立体的展示,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展示,能够带给学生全新的视听体验,让学生的感官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其次这种教学方法还能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知识的内容来设置教学主题,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组织学生对学习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发挥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2.3创设创新环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除了丰富教学手段,还需要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以及创新意识,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同时也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创设创新环境的过程中,在学生与教师的配合下打造创新的学习环境。比如在《爱国主义思想》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之间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爱国主义的看法,然后再讲解一些爱国主义的知识内容,再次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打造一个创新的,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结: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从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出发明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全面性,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初中德育与法治教学中理论教学的弊端,将课堂教学的重心由传统的知识培养转移到能力培养的层面上,对课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对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保证学生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自主性,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保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这对于新课程改革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落实,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季刚.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J].科普童话,2020(16):32.
        [2]王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2):102-103.
        [3]王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9):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