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红梅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第一小学象山校区 666200
汉语拼音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难点,怎样使学生爱学、乐学,尽快掌握汉语拼音?就要上好拼音第一课;寓教于乐,形式多样;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及时了解学情,加强潜能生的辅导。只要我们做教学的有心人,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让孩子们的脑、眼、口、手、脚都“动”起来,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很多同行一定都觉得教学生学拼音可真难,反反复复带读了无数遍,结果学生还是不会拼读。那么,如何使学生爱学、乐学,尽快掌握汉语拼音呢?其实,只要我们做教学的有心人,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创设学习情境,采用多种形式让孩子们的脑、眼、口、手、脚都“动”起来,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上好拼音第一课
刚刚走入校园的小学生,看到这些形体相似的汉语拼音符号会感到抽象、枯燥。因此,在开始学习汉语拼音时,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知道汉语拼音的作用很大。如,在上第一节汉语拼音课时,我手拿一本精美的童话故事书走进教室,神秘地说:“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本故事书多漂亮啊!谁愿意看这本故事书啊?”?一只只小手迅速举起来,“我愿意看!”“我也愿意看!”看着这一张张急切的小脸,我故意摇摇头说:“可是你们不认识这里面的字啊!”?一只只小手放下了,失望爬上了每张小脸,这时我趁势说:“只要小朋友们学会了汉语拼音,你们就能认识故事书里所有的字宝宝了,还能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汉语拼音的作用可真大啊!你们愿意学吗?”“愿意!”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这样,就使孩子们对汉语拼音有了深深的渴望,引起了他们对汉语拼音学习的重视,激发起了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二、寓教于乐,形式多样? ?
汉语拼音字母容易学会,也容易忘记。初入学的儿童自制力较差,教师如果进行重复单调的训练,学生们肯定会觉得厌烦,我们不妨可以实行形式多样的教学。
(一)、看一看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的具体认知能力密切联系起来。
1、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教学生学习发音,记忆每一个字母的形体。教学韵母e时可以引导学生看插图,问: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说:图上画的是一只鹅。“鹅”读第一声就是e的音。教师借机点拨:图上什么地方和e的形状相似?因为学生观察兴趣很浓,很快发现并说出鹅的倒影与e相似。在看图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韵母e的音和形,而且诱发了小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
2、利用汽车爬坡的教具或黑板上的粉笔画,使学生形象地感知四声声调的调号形状及读法。教师生动地给学生讲汽车上山、下谷、上山、又下山的故事,并和学生合作编出儿歌:一声平平,二声向上,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向下。在教学中,始终配以手势来表示声调,帮助孩子们快速认读四种声调。
3、通过实物演示来检验发音的方法是否正确。如区分b和p,教师可放一张薄纸在嘴边,发出两个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4、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如教t和f时,可拿一把带钩的伞和一根拐杖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f的弯在上,是为了让老爷爷的手握着。
(二)、念一念:师生合作编出学生喜爱的顺口溜、小儿歌、绕口令,来记忆那一个个干巴巴的拼音字母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
为了教学需要,老师们可以自编儿歌。例如在区分“ei”和“ie”时,我引导学生编出儿歌:i在前,ie ie ie,i在后,ei ei ei。在教“ing”这个后鼻韵母时,我问学生们怎么记住这个韵母的发音,有个孩子站起来说,她要用儿歌来记:天上一颗星,树上一只鹰,墙上一颗钉,地上一块冰。
又如标调歌:标调有方法,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排标在后。这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记住了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们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快乐的学习汉语拼音。
(三)利用熟字学习拼音?
利用熟字,读准声韵。学习拼音同学习其他知识一样,都是在与其他事物的比较中获得的。这里面的比较包含儿童的地方音和汉字的标准音的比较。因此,拼音教学需要让儿童对方言音和标准音有所区别,从而摒弃乡音。
新教材的“开学识字”活动,正是根据儿童认知心理学规律,学生在老师标准普通话的示范中,学习读准部分汉字,再利用熟字字音,学习声韵发音,起到正音效果,为学习拼音音准提供了声母、韵母发音落点的示例。如学习单韵母“e”:由于四川方言中无“e”的发音,凡带有“e”的字都发成“o”。但孩子能读准“禾”(h e)字。所以通过先学习“禾”字,再让学生从“禾”字拖长的尾音中学习“e”的发音,学生轻轻松松读准“e”,同时对“禾”的字形也进行了复习。
在熟悉汉字字音基础上学习音节拼读,就要比先学拼音再学汉字容易得多。如拼读音节b-a-ba:先出示熟字“八”,让学生认读;再出示的音节“ba”,并告诉学生ba和“八”读音相同;然后出示ba的拼读过程?b-a-ba,老师示范拼读;最后学生练习拼读。这样一来有效的降低了拼读的难度,学生不但掌握了拼读,同时也复习了汉字“八”。?
(四)依托熟字巩固拼音?
在识字时,一方面运用拼音知识读准汉字;一方面可以利用熟字的字音复习声韵发音,练习、巩固音节拼读。每学完一个拼音单元后都编入一、两首浅显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儿歌。每首儿歌中标红的字母便是本单元所学的声母或韵母。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儿歌中熟字字音,?复习声韵发音,练习音节拼读,提高拼音能力,同时也复习汉字字形。如学习完声母后,编选了儿歌《大家都说普通话》。学生运用拼读方法读出课文中生字“大、话、家、不”等的音节,更明确?“d ”“h” “ j” “ b ”的发音,使他们在儿歌声中既读准了生字的音,认识了生字的形,又巩固了拼读知识,还记住了声母的发音,同时学生也体会到拼音在识字和学习普通话中的重要作用
(五)、画一画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色彩鲜明、生动直观的图画。如果把拼音符号转化为美丽的图案,孩子们脑海中一定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彩色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从图中明白字母的音和形,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把头脑中的想象画出来。
如在声母“1”的的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发音后,就可以让他们尝试:“1”像什么呀,你能把它的样子画出来吗?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忙开了,“一根吸管”“一支笔”“一根棍子”“一段甘蔗”等五花八门的图案会让学生记忆深刻,我想这个“1”学生将终生难忘。
又如,在学完所有拼音后,为加强记忆,我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爱的颜色,给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涂色,给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给字母和音节涂色等等,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彩色记号,让学生在填色过程中记住这些抽象符号在形状上的细微区别。黑板报上的“拼音角”我也利用了不同颜色的粉笔来书写,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可能会比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要深刻得多。
(六)玩一玩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如果把教学内容和游戏结合起来,一年级的孩子们就会对学习拼音更感兴趣。
1、找朋友:最常见的游戏就是“找朋友”。可以复韵母找朋友,几名学生分别拿着不同的单韵母和声母卡片,我向他们招手说:“复韵母复韵母ai ai ai?,快过来!”拿着卡片a和i的小朋友就手牵手走过来,并举起卡片,一起带读三遍。这个游戏除了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还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的能力。可以整体认读音节找朋友,也可以两拼、三拼音节找朋友,还可以和实物找朋友(如一人拿文具盒,另一人拿相对的拼音卡片)。形式多样,可灵活实用。
2、坐?“飞机”:用彩色卡纸做三架“飞机”贴在黑板上,每个“飞机”头上贴着一个最难发准的声母或韵母卡片。比赛开始,发准了音的学生就在“飞机”机身上写上自己的姓名,表示可以坐?“飞机”了。上课发不准的音,可把“飞机”移到墙上,到课后争取坐上“飞机”。
3、摘果子:教师用彩纸剪成苹果、桃、梨的形状,写上容易读错的拼音挂在小树上。学生两人一组,一人念发音,一人找对应的果子摘下,认错了,便不许摘。
4、汉语拼音休息操:可以利用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来编成“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课时放松休息,同时又可以巩固拼音知识。?如:(1)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2)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3)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shi、ri……
适合拼音教学的游戏还有很多,例如火眼金睛、看口型猜字母、顺风耳、开火车、收信等。总之,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应创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必胜的信心,促使学生想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