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勇
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白沟教学点 442500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小学生处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肩负着“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大使命。那么,如何才能上好小学生思政课呢?
一、加强教师自身建设,实现价值引领。一是要树立小学教师的思政课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只有教师的思想认识提高了,才能够保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教育目标。二是要更新教学、教材观念,克服以老师为中心,照本宣科,灌输式的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三是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努力以高尚的人格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里。
二、关注学生年龄特点,创新教育形式。小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发展时期,可塑性很大,这决定了他们既易接受正确的引导,也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小学生应重视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利用他们年龄特征中的积极因素,帮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必不可少的条件。思政课教师要针对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创新模式,让思政课“活”起来,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 灵活运用探究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 以及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创设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思考、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和风细雨地改造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二是思政课老师思维要新,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各种活动,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把道德法治课、班队课、日常教育工作融合在一起,利用充满童趣的视频动画、富有哲理的成长故事、重大的时政新闻、精彩的校园情景剧……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三、密切家校联系,形成德育合作机制。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是小学思政课的重要任务。教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这一思政课主阵地的作用,也要把教育阵地向家庭延伸,使学校与家庭相互协作。一是要让思政课程走进家长的视野,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请家长翻翻思政课教材,简单了解教材内容和目标,明确孩子在本学期思想品德方面应该达到要求,以及作为家长在品德教育方面的任务和职责。二是把家长请进思政课堂。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可以利用“家庭开放周”或“家长开放日”,把家长请进思政课堂,帮助家长了解思政课内容,便于他们有正对性地开展家庭思政教育,更好地引导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
四、结合社会实际,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如近代中国受到外国列强欺凌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艰辛历程、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怀抱、北京申奥成功、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神舟飞船实验等作为题材,并结合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国家意识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从小树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贡献自身力量的人生价值观;国有国法,校有校规,谁触犯了纪律和法律,就要受到惩罚。在学校加强对学生遵纪守法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结合发生在周围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组织讨论,教育学生民主和法制密不可分,应该知法守法,提高学生的法纪意识;教育学生逐步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的集体主义观念;在集体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具有关心、热爱集体,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为人民服务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培养一支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密切家校联系,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小学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
证书论文题目:《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