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华
曙光中学
摘要: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就鼓励更多的人学习英语,90年代以来英语学习已经很受人们的欢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英语学习也被当作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英语便是成为众多领域的一门重要语言和基本衡量标准,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所以英语学习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听力作为英语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地位显得尤其突出。那么作为初中教师的我们如何做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呢?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本质;建议
一、听力的本质
(一)听力教学的特征
Rost Michael认为听力有四个特征。首先,听力是接受型的活动,它是听的一方接收说话者所说的信息、内容、情感和态度;其次,听力是建构型的活动,它是听者理解、建构说话者的意图,吸收信息和重新解构话语的内在含义,哪些是说话者真正要表达的,哪些只是字面上的;再次,听力是合作型的活动,它是与说话者共同理解、协商意义的过程;最后,听力是一种转化型活动,他需要通过听者的参与、想象和移情来最终建构合理的含义。
听力作为语言输入内容,具有相关性、真实性和清晰性的特征。听者要理解说话者的含义,必须要熟悉说话者以及他的语言、对谈话背景的认识、听的动机、听者能抓住的有关意义、社会理解、听者与说话者共同搭建的理解区域。
(二)听力教学的途径
对教师来说,听力教学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单向模式(one-way listening),一种是双向模式(interactive listening);对于听者来说有三种听的模式:第一种是自下而上模式,听者主要把听到的碎片信息放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意思,是一个辨别音素和解码的过程;第二种是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听者整体理解的模式、是意义的积极建构者;第三种是前两者的的结合,称为互动模式,就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从整体理解到局部理解的听力模式,最后还包含着听者对所听内容的反馈。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互动模式,这样就可以灵活地处理听力材料。
二、听力教学的一些建议
(一)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同时要抓,其中突出听力的首要地位
初中英语教学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掌握这四项基本技能才算达到了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在这四项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中,听是摆在第一位的,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离不开听力的教学。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听的过程实际也是在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整个词组、句子和段落所包含的信息有一个大致的感受和认识,然后再运用到说、读和写的过程中去。而说、读、写又为学生的听力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看原音电影听原音音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尽可能多听英语母语人士的谈话(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等)。或者说,习惯外国人正常的交流是怎样的。关注的是语速、连读、略音等等只有连续说话才会有的东西。尤其是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例如海底总动员,动画片里的英语往往是很适合学生而且很标准的。在有了这些语感基础后,再听相关的听力材料,听得多了练得多了,自然就听得懂听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精听
挑选典型的材料精听精练。
那么精听要精到什么程度呢?首先精听是要求听写的,所以为了把每个单词写下来需要一遍一遍去听材料里的每一句话,这对提高英语听力本身就有很大的帮助,精听的时候,很多你平时不注意的英语连读、略读、弱读、音的同化都会出来,最后的模仿环节就能帮你提高自己的口语语音和语感;其次,听一句复述一句,或者就跟着录音一起读,当然是不能看着文本的。这样效果不比听写差,所费时间要省得多。专心听懂一个内容比你囫囵吞枣的听一大堆的效果要好得多。我们记忆单词平时是用眼看心记,虽然你是认识了这个单词,但很可能你还是听不懂这个单词,听力练习时是用耳朵对单词的再熟悉,精听后你用耳朵记忆了所听内容里所有的单词和句子、发音、语调等等。
(四)听后正确地辨出词与词之间的界线
这就是说当别人在快速说英语时,你不能分辨一个单词在哪儿结束,一个单词从哪儿开始。训练你自己分辨词与词之间界线的最好方法是一边听英语录音,一边默读与之对照的课文。
(五) 训练学生基本的语言技能和扎实的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说、读、写在交际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所以听力训练必须和说、读、写三种技能同步进行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词汇知识、句型知识,语言背景知识就显得非常的必要。掌握语音技能较好的方法是听、说、读。利用原声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节目或者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进行听、说、朗读训练,可以训练发音、语调、重音、节奏等语音方面的知识。通过泛读,学生可以积累大量语言知识,他们可以掌握英语词汇的含义和固定用法、了解基本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 熟悉常见话题和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在听力过程中就减少了许多障碍。
(六)多进行跟读训练
在语言学习中把语音学好了,就会尝到甜头。指导学生听课文录音材料,在听音过程中完成对课文大意整体的初步理解,进行规范性模仿,接触标准规范性的语音语调,课文材料在较熟悉的情况下,反复跟读,印象深、记忆牢、语感强、提高快、效果好,是提高听力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从“听”进去到“读”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去捕捉语言信息。运用“跟读”形式,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就有一个吸收--听清楚--储存记忆语句、语音语调轻重缓急的体现--反馈准确完整地背诵这一过程,整个过程集理解、记忆、表达于一体,是一次高质量的输出。
(七)果断选题
考生在选择答案时必须坚决果断,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应试心理状态。在听力测试过程中,听力测试各小题之间的停顿时间很短。切记不可因某个小题未听懂而患得患失,因一题失多题。遇到未听懂或未完全听懂的题,应迅速猜出答案,然后果断地放弃此题,争取时间抢看下一题。有时考生听懂了,但因阅读速度太慢,或者一时难以确定正确答案,犹豫之间,下一题又开始了。在这种情况下也应果断地放弃,而不能心中总是想着该题。如果注意力停留在过去的内容上,不切实际地想不丢分,反而会背上包袱,顾此失彼,很容易打乱后面答题的节奏。不要太执着于已经过去的题目,太执着是听力考试的大忌。有很多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瞻前不顾后”,如果确定前面的空已经丢掉,就立刻看下一道题,否则会造成更多失误。
(八)保持听力状态
听力训练要从拿到题开始就保持一种听力状态,这样听的过程中才会更专注,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英语听力教学贯穿整个初高中英语教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是许多老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只要师生对听力题足够重视,课堂教学指导训练得当,听力题就可以成为学生高考中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候云洁《中学英语教学的十大问题探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2】唐敏《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研究》
【3】龙秀苇 龙晓辉《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
【4】《英语学习策略论》,文秋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