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进
安徽省南陵县许镇镇奎湖完全小学 安徽 芜湖 241303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加速教学方法的创新,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要求;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具体措施两点内容,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法,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展开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引言
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学方法的守旧、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目标模糊等。教师要进一步落实好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具体要求,结合问题成因,制定更为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要求
(一)教学要联系实际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属于基础知识的贯穿与巩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数学作为一门最古老的科学,不仅被应用于多种学科之中,而且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因此在新课改要求下,数学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更应将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现象紧密相连,使小学生既能轻松理解与认知数学概念,更能通过实践应用感悟数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正如我们在进行“认识人民币”的学习过程中,对于钱币的认知不应仅限于对人民币面额的认知,而应注重在生活中的具体使用,可以通过模拟使用钱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钱币流通作用以及使用方法的认知。
(二)教学要明确目标
在新课改中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一定的教学要求,不仅要明确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更应在此基础上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数学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要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则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基础上,使知识教育与人才培养完美结合,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化教育,这一教育培养过程不仅包括对学生进行德育与美育等方面的教育,还包括对学生的可塑性、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培养。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具体措施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第一次接受系统的数学学习,是需要教师做好学生的兴趣引导的,要让学生能够喜欢上数学,并为今后的持续学习打好基础。同时,针对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在数学知识的传递外,更重要的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传递,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并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将数学的理念和方法投入到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一)创建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设计始终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前提,不仅仅能够促使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也在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大脑活动效率。对此,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也需要教师尽可能地发挥出引领作用,并时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更具趣味性的方式来构建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有关比例、比值的相关知识时,学生们经常性地会出现概念混淆的问题。那么在情境教学下,教师可以以一杯水为例,并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糖。同时,对水的重量和糖的重量进行规定,之后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分别讨论糖与水的比、比值以及比例。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学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小学生的年龄教学,往往很难理解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对此,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对其进行简化,以更直观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在教学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时,考虑到学生的脑海中无法有效地形成立体思维,对此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模拟二维图形向三维图形转化的过程。以圆柱体为例,便可以简单看作矩形图形在弯曲连接后所围成的圆形空间。而圆柱体的体积也可以表示为在这个圆形空间内存在着多少个与底面平行的圆形。当教师将这样一种思维传递给学生后,便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自行总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那么问题的难点便在于到底存在多少个这样的圆形。不过很快便会有学生想到圆柱体的高便代表着有多少个圆形,随即得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底面积乘以高。学生通过这样一种方法所得出的公式,是自身充分理解后的,在今后的解题应用中也会更加的灵活。同时,当学生总结了圆柱体的公式后,教师也可以将其他立体图形当作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总结。
(三)开展微课教学
高质量的学习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上,也存在于课堂外。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多去关注学生的课后学习,实现课后学习与课上学习的联动,打造更高效的学习模式。
例如,在新知识学习前,教师可以先制作预习的微课视频,并在视频内对新知识的脉络进行梳理,同时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把握知识脉络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进行预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和预习质量。那么从微课教学的优势来看,首先是在课时上大都能够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压力,也降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门槛,能够对学生的零散时间进行利用,切实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其次,在课上教学中,主要是由教师针对学生通过预习所反馈的问题进行整理,再进行统一的解答。最后,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同样需要制作有关复习的微课视频。一方面是通过微课视频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以及强调本节课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教师同样在课后复习的微课视频中设置问题,并保证问题本身的探索性与开放性,以此来在学生的问题解答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可通过创建教学情境、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开展微课教学等一系列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成因,找寻解决方法,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案策略,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太生.新课改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17,000(0A1):87-87.
[2]叶芹玲.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4):0161-0161.
[3]廖榕榕.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00(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