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期   作者:魏耀东
[导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魏耀东  
        梅江区三角镇桂林学校  广东 梅州 514071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在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实际入手,积极探寻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助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展开分析,先是简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后结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案例,提出了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旨在提升阅读教育水平,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生涯中,语文学习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其不仅影响其他学科学习效果,还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语文教育中,小学语文阅读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还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主要借助阅读来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和丰富精神世界。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多举措来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概述
        小学语文作为母语,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只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重难点,但是其作用是显著的,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作用,不仅如此,阅读是文化素质提升的重要体现。通过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欲望,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理解学习中的难点,且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兴趣的提升,进而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吸收文化知识,而不是应付学习,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领悟知识的魅力[1]。但是阅读并不是盲目的,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发展需求,从而在一定范围内设计阅读计划,并明确实际可行的阅读目标,利用有效可行方法引导阅读,才能让阅读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进而为达到阅读目标夯实基础,以期为学生未来发展夯实基础[2]。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分析
        由上文分析可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辅助学生成长成才,应注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而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学生阅读学习主动性不高等困境,不利于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并考虑学生情况,探寻有效阅读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2.1适当拓展阅读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具有相当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奇的事物往往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把控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阅读学习实际情况进行阅读教学内容的拓展,确保学生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改善阅读态度,为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课前提问、课中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得以不断提升[3]。

由于课堂阅读时间有限,而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无法在课堂有限时间巩固知识,此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播放视频的方式引进一些知识,这样可以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丰富阅读教学内容,自然而然有利于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黄继光》教学为例,语文教师若在教学实践中,只是单一讲解课文中的知识,由于该篇课文是阅读课文,在教学目标上没有过高的要求,这必然会让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此篇文章,并无法从黄继光的事例中受到良好的启发和教育,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应在讲解黄继光课文时,利用多媒体呈现黄继光相关的影片,让学生生动直观地感受黄继光的伟大之处,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深入理解这篇课文,并从中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升,还有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4]。
2.2创设特定阅读情境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学习空间被局限在课堂中,而课堂活动范围较小,使得学生长期在反复的阅读中容易丧失兴趣,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且对阅读教学有效性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规避此类问题,这就要教师为学生创设特定的阅读情境,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特定的阅读环境中,借助良好的阅读体验来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为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情境的创设应遵循灵活性原则,才能避免阅读情境的单一化,使得其能够在满足学生阅读学习需求的同时,更好地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同时,在阅读学习中,环境与氛围也会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可以在班级创设图书角,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阅读比赛活动,据此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良好影响,为学生积极主动阅读提供保障。以人教版《两小儿辩日》教学为例,对于学生来说在文言文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从课文的特点入手,创设一个辩论的阅读情境,并在此过程中,时刻发挥引导作用,实时点拨学生顺利进行辨日交流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最终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辩论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3有机结合阅读和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语文教师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有机结合阅读和写作,通过不断点拨学生阅读文章,帮助学生利用写作方式来传递自身感受,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自然而然有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人引导价值的发挥,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要善于点评学生的作文,尽可能地肯定学生的优点,使得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不断提升写作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夯实基础。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后,为了让学生对军神具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可以让学生在课堂练习环节写作“敬佩的人”,要求学生参照文章案例进行写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点燃学生的爱国情感,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有利于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仅如此,学生通过简单地写作,可达到提升写作能力的效果。

3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方式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为促进阅读教学价值的实现夯实基础,进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健.析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20(15):23-24.
[2]王丽娟.强化阅读积累,提升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有效性对策[J].亚太教育,2019(09):187.
[3]王敬平.如何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227-228.
[4]曾红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40):383-384.
[5]陈少丹.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