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期   作者:陈艳
[导读]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同时
 
        陈艳
        (四川省德阳市实验小学校  四川省德阳市 618000)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体育教学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在一起,提升体育学科的趣味性,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本文从我国体育大纲的发展情况着眼,结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就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前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逐渐进入到了核心素养阶段,而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唯一面向学生身体的学科,更是应该重视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就目前来看,核心素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其本身缺乏系统性,仅仅关注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其他要素的体现,需要体育教师做好更加深入的研究,更好的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1 我国体育大纲的发展情况
        自建国至今,我国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始终都没有丝毫放松,面对不同的时代背景,我国的体育大纲也在不断发展,能够为体育教学工作提供良好支撑。1953年,国家体委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卫国”体育制度条例》,之后1956年推出了第一部《体育教学大纲》;1959年之后的几年,因受当时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体育教育事业也受到了很大冲击;1961年,第二部面向各学校的体育大纲《中学体育教材》得以颁布,不过因为之后社会的动荡,并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197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卫国”体育制度条例》更名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并颁布实施,开启了锻炼式和达标式的体育教学模式;1978年,我国社会进入全面恢复和发展时期,教育事业越发好转,体育课程原本的地位得到恢复,同年4月,新中国第三版《体育教学大纲》颁布实施;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了第一部《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并连续制定了学生在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合格标准以及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合格标准,同时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修订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0年,国家教委将原本的体育教学大纲改成了体育课程标准,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国家的一系列措施都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可靠支撑。钻研大纲,运用大纲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指学生所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自身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力、素养和品格。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是素质教育持续深化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形势,提升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求。核心素养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核心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实践的关键所在,借由核心素养,教育工作者能够将党的教育方针转化为更加明确更加直观的要求,就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能力进行明确,继而推动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在学科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关键素养,也是在课程学习以及课外实践中形成的知识、能力、经验等的综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可以看做是对于体育知识与技能、运动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整合,必须经过较长实践的体育训练,才能够达成相应的核心价值需求。具体来讲,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运动能力,属于身体活动能力、体能和心理能力的直观体现,良好的运动能力可以为体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之一;二是健康行为,能够对个体的身体及心理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反映,可以体现为运动习惯、心理健康以及健康意识等;三是体育品德,体育核心素养中的体育品德包含了体育品格、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能够对体育学科的内涵进行丰富,彰显了体育和健康课程的原则及人格塑造。
3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坚持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科学性。在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从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着眼,强调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得科学理念及方法能够贯穿工作全程,提升研究过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二是民族性。在研究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立足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土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进行落实,在凸显民族特点的同时,强调国家认同以及社会责任。
        3.1强化体育运动能力
        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能力包含了很多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跑、跳、投等,这些基本运动技能的高低会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成绩产生直接影响,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纳入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及考核体系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中,掌握相应的体育运动技能,提升其体育运动能力。

例如,在对排球的垫球动作进行教学时,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配合多媒体设备等,对垫球技术动作的要领进行详细讲解,做好动作的示范,然后将学生分组,一个抛球一个垫球进行练习。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巡视工作,对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其对于运动技能的掌握速度和掌握程度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动作整体,还应该做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确保身体素质弱、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同样能够保持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促进其体育运动能力的提高。
        3.2积累体育运动知识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的体育项目类型众多,而在这些体育项目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体育运动知识,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体育运动知识的教育,引导其做好知识积累。从教师的角度,应该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强化体育知识和健康行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体育知识,确保学生能够运用自身掌握的体育知识来开展体育实践活动。以篮球教学为例,考虑篮球运动本身的激烈性和对抗性,从保证安全的角度,应该引导学生做好热身运动,对热身运动的好处进行介绍。而在篮球训练结束后,教师可以在放松环节,对篮球训练中和训练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讲解,增强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促进其体育和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另外,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积累体育运动知识,对一个单元内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解,在每一堂课中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构建起完善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3.3规范学生体育技能
        体育技能指学生对各类体育运动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行规范,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其将体育技能运用到体育实践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规范化的体育技能可以帮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会自我防护,避免运动损伤。基于此,从体育教师的角度,在开展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小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行规范,亲身做好动作示范,选择恰当的示范位置和示范角度,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看到动作的示范。例如,在对跳跃运动进行示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动作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在观察示范动作的过程中,掌握动作要领,不断提高自身体育技能的规范性。而在完成动作示范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跳跃运动训练,及时对训练中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规范化的体育技能。
        3.4培养学生体育品格
        小学体育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其身体健康,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体魄和体育品格,但是从目前来看,不少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学生体育品格的培养,实际上这样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相背离。基于此,在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体育品格的培养,引导学生更加文明的参与各种体育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品格。例如,在进行引体向上训练的过程中,考虑小学生本身体力有限,在训练中容易出现错误动作,而其他同学在发现后,并不会帮助其纠正,甚至还会发出嘲笑。针对这样的问题,体育教师应该对发出嘲笑的学生进行适当批评,然后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品德教育工作,组织学生共同为一些体能不好、体育基础薄弱的学生鼓劲加油,产生相应的激励效果,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彼此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关系,实现健康成长。
        3.5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小学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引导学生形成对待体育课程的良好态度,并以此为基础,使得学生爱上体育活动,对其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培养和提升。在具体教学环节,体育教师应该组织学生成立相应的体育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养成集体主义观念,也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体育明星坚持体育运动的故事,吸引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体育运动,使得其爱上体育,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影响着素质教育实施的成效。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就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河,程传银,赵富学.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理念、挑战与应对[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36(01)
[2]杨育境.践行学科核心素养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刍探[J].成才之路,2020,(02).
[3]孙永良.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20,(06)
[4]潘宁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6)
[5]蒋新成.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34)
[6]赵富学,程传银,尚力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问题及其破解之道[J].体育学刊,2019,26(06)
[7]赵宏.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理解与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9,(32)
[8]谢艳平.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