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期   作者:李园园
[导读]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李园园
        保山曙光中学
        【摘要】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符合时代潮流。本研究旨在探索合作学习对学生英语学习水平、英语学习兴趣、合作能力及意识的影响。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教学;应用分析

        2001年5月29日,《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正式发布。该决定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明确提出对合作学习进行鼓励,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合作意识,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为主要模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占据课堂的中心地位,而转向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和主体。因此,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一经实践,就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文章试图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探索适合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英语学习规律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同时也希望本次实验教学研究能够推动合作学习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运用
(一)科学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1、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分组应考虑初中生的性别、个性,能力、兴趣和意志品质等因素,还应平衡小组间的整体一致。科学分组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在合作活动中提高组内成员的学习成效和沟通协作能力。在学习小组的划分过程中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每组选定一名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且意志品质高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2)每组成员包括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以及一名成绩较差的学生,尽量保持组间整体英语水平的均衡。
(3)建立学习小组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性别,个性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4)学习小组的划分是不断调整的,随着学习的开展,根据学习情况的变化进行小组成员的调换。
2、合理分配组员职务。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等因素安排合作学习的任务,并按照这项任务组建一个学习小组,尽可能每名组员都担任一定职务,如:组长,记录员,视察员,报告员等。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同心协力,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和支持,共同完成教室布置得学习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学习任务顺利完成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组内成员还需定期轮换角色。
(二)精心安排合作学习内容
1、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安排任务。
        按照学习内容,研究者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做以下三点:①明确他们在小组中的角色;②明确合作学习任务;③制定合作方案和个人计划。
2、根据课型安排任务。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合作学习活动遍及整个教学步骤和环节,其中对话课是使用最多的课型。如复习旧知:主要复习基本单词,短语和句子模式,而且可以顺利过渡到新知识。听力训练:这个项目通常是用于听录音来找到相应的项目,或者画出正确的单词和短语,使听写在一起,更难的内容是填空或回答问题。对话练习:提问,自学,合作学习,课堂讨论,模拟朗读文本,熟悉使用课文等。 测试反馈:为了及时巩固对话内容以及实践练习,实现边学习边使用的目的。
3、根据学生的兴趣设定学习任务。
        教师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在一起,设计不同的合作学习任务和活动方案,能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实践合作,提高合作能力。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对以下活动感兴趣: 游戏比赛,采访面试,现场表演,讨论与辩论。
(三)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1、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主要通过小组之间开展合作活动进行,合作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合作交流的过程。

内部分工,团体间的合作,讨论和竞争,沟通,可以促进学习过程进一步深化,这要求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分享和互助,发展合作共享的良好人格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发团体名称和目标:可以结合理想,励志,发展等方面,采取个性化的名字。如“梦想学习”“N0. ONE”等,使学生们能够展示个性风采,也是激发他们的合作与竞争,成就意志的质量。
(2)团队成员履行职责:组长负责协调小组事务,团队成员分工。根据团队成员的特点:记录人,组长,主持人等,每个事件都有负责人,定期轮流。
2、指导沟通技巧
        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小组工作的需要:课前预览,课堂讨论,课堂发言,课后考评,家庭作业,课外活动等。团队结合团体目标制定公约,明确激励措施,团队成员必须遵守。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教会学生解决这种情况和沟通技巧的一些方法。如:
(1)正确对待,互换立场思考和看待问题,并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2)尊重他人,听取别人的意见,吸收和整合不同观点。
(3)在合作学习活动之前,引导学生表达意见和观点,以确定学生是否了解合作技巧。
(4)在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中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意见,引导学生反思和及时改进。
(四)制定小组评价方式
        1、评估内容:教师从课堂表演,任务完成,作业检查,反馈检测,合作精神对五项内容进行评估。
        2、评估方式:课堂表演和合作任务的完成由教师进行评估,作业检查和反馈检测由组间交叉互评进行评估。
     3、奖励措施:评估实施每课统计,每周总结,每月奖励的方式。侮月进行星级评分和星级团队的评定。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分析
        笔者通将实施策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对教育实验和问卷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合作学习理论适用于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实现了学习语言的目的是沟通这一基本目标。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加强学生交流与合作,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最终推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具体表述如下:
1、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英语实践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能够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英语技能的发展和提高。并且合作学习活动增加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机会,形成一个相对轻松和谐,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学习,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表达意见和看法,充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的成绩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大大提高。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对初中生英语成绩的实现和综合利用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促进作用。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实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学习活动。由于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机会,通过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小组竞争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3、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培养合作意识。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提提升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合作学习活动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英语实践的机会,增强了语言交流的真实性,提高了语言阅读和交际能力,非常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学习创新,学会分享,发扬团队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和英语学科的教学规律,值得所有初中英语教师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马兰.合作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开明出版社,2003
[3]程生尧.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原则[[JJ.甘肃教育,2003 (9)
[4]赵芹.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浅析[J].吉林教育,2011.
[5]黄玲.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