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梅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钟山乡普理完小655809
摘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将其有效的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是时代的要求,是获得更优质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力量。为此,本人理论联系实际,就如何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有效的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给出了立足教材,走进生活;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生活活动,学以致用三个策略,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更好的基于实际生活展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生活作为一个大的资源库能够为小学语文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和素材,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形式更精彩,而且很多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实际展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有意识的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其逐步感受到生活和语文的密切关系,并能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知识,探索语文知识,将语文知识落实于实际生活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很多教育者、学者做出了努力,给出了一些建议和策略,但理论性较强,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此,本人联系自己的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
一、立足教材,走进生活
众所周知,教学是我们展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展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时,立足教材,找到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衔接点和导入点,在此基础上展开小学语文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达到了同步,也尊重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教师的教才会变得轻松愉快,学生的学也才能更加高效高质,相比反复机械式的训练,当然更容易获得更好的语文教学效果。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要对教材内容有非常好的掌握,做到胸有成竹,另一方面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从中更容易找到生活和所教学内容的融合点,做到自然而然。
例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就立足课本中对桂林山水的介绍,之后以图片、视频、照片等形式给学生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真正景色,通过让学生对比实际看到景色与课本介绍景色的异同点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此来让学生对桂林山水的静清绿有更好的掌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实现德智并育。
二、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以来一线教师比较青睐的一种教学方式,相比“一书、一笔、一板书”的传统教学方式,更有趣、更多样、更精彩,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丰富学习体验,获得优质学习效果。而联系实际生活,创设充满生活气息的语文学习情境,既能够让学生看到生活和语文的密切联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多重感官,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语文学习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科学合理的生活情境,并做到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写一篇主题为“传统节日”的习作时,我就联系实际生活中过传统节日的景象,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不同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精彩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满满的回忆,此时我引导学生结合所看到的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写文章,学生都觉得有得可写,之后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播,这样一来,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细节生动的精彩文章,可以说是达到了不错的写作教学效果。
三、生活活动,学以致用
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背背背,写写写,记记记,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让其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有纪律,个性化发展,多元化发展的新青年。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课本知识教育引导的同时,更需要注重生活化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让学生能够通过多样、精彩的生活活动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深入理解,学以致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化活动的组织一定要做到多样化、丰富化,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能够更主动的参与其中。
例如,我在教学中不仅会组织以多元生活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而且还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其为公园、社区、街道设计一些环保标语,让学生扮演小导游,为其他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为朋友介绍自己的社区、自己的家庭……总之,通过多样化生活活动的组织,使得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获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应用多样化的方式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有效的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是十分必要的,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几个策略就能实现的,而且也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完善,不断为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有效融入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王丽霞.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 才智, 2013, 000(033):126-126.
[2]赖全玉, 李春燕. 实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措施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03):19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