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展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雷平镇中心小学 532312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逐渐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和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及对策;实践探究
前言:作文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令教师和学生都十分头疼的一项教学任务,目前许多小学生的写作兴趣都十分匮乏,而教师的作文教学形式和内容也较为单一僵化,进而导致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新作文教学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低下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来说,作文一直在其学科成绩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可是大部分的小学生都十分抵触作文教学和写作训练。纠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的阅读量普遍较少,所以他们并不具备良好的写作素材积累,再加上现当代的小学生大多都被互联网信息和电子设备所包围,以致于他们并没有记录生活和记录事物的习惯与热情,进而使得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十分低下,而且普遍缺乏写作热情和写作灵感。除此之外,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将写作布置为课后作业,并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和按时完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促使学生对于写作抱有任务心理。从而导致学生的作文质量往往不高且缺乏创新性,进而导致大多数小学生在进行写作时都带有敷衍了事的消极学习心理。
(二)教师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僵化
现阶段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都过于单一僵化,这也是造成小学生写作能力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小学语文的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采取以优秀范文示例和理论讲解教学为主,并要求学生进行作文仿写和完成课后写作任务的教学模式。所以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形式都严重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导致他们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负责传递优秀范文,但是却忽视了对于学生写作构思、写作技巧和创意灵感等方面的有效培养。进而使得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往往呈现出固化呆板和传统滞后的表现,学生也无法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所在,以致于学生对于作文写作无法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与此同时,学生也无法获取有效的写作指导和写作反馈。
(三)学生的作文普遍缺乏真情实感
小学生的作文应该是源自于学生对于生活和学习的感悟,而一篇优秀的文章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更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限制,所以他们的心智思维尚未发育成熟,而且很多小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阅历也较为匮乏,这也导致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普遍都存在着缺乏真情实感的问题。因此,现在的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都会出现无从下手和胡编乱造的现象,甚至还会有部分学生选择用抄袭的方法来完成写作任务。此外,许多小学生的作文都是一些有关于生活琐事的流水账,不仅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而且文章的立意也十分模糊和缺乏创意,很多学生都没有观察和留意生活细节以及挖掘情感态度的意识和能力。
二、有效改善小学作文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创设写作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动力与源泉,只有让学生对于写作产生基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才能确保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而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所在和思维特征,通过创设写作教学情境的方法,将作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和灵活多变,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活动时,就可以试着创设生活写作教学情境,也就是引导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回想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心得体会,并组织学生一起来分享和交流,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写作灵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视听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所要讲述的作文素材,以此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形象的感官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创新读写结合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阅读和写作教学一直都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二者之间也有着互促互进和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开展读写结合教学能够有效发挥以读促写的教学优势,进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写作技巧。可是,现阶段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都将阅读与写作教学分离开来,以致于教师忽视了对于阅读文本写作方式和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的深入挖掘,促使学生无法有效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新读写结合教学活动,进而能够在日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一起深入挖掘教材文本,并引导学生共同赏析和探究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风格,让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文章结构的重要性,还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促使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立意的方法和写作技巧。
(三)开展主题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以外,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写作训练才能够实现。目前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时,都会以命题作文的形式要求学生被动地去进行创作。这样不仅会加剧学生的抵触心理,而且还会促使学生的作文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写作教学的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内容,开展多样化的写作主题教学活动,以此来丰富作文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写作空间和创作平台。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如果我是___”为主题的自拟命题作文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拟定作文题目,并完成这次写作任务。从而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创作空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写作能力。
(四)拓展课外阅读教学,增强学生的素材积累
对于生活阅历相对匮乏的小学生来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阅读对于作文写作来说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而写作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良好的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还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拓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动力和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量和素材积累。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阅读小组,并要求各小组成员能够每周阅读一本中外名著,并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总结自身的阅读体会和心得,还要让学生能够及时做好读书笔记以及完成读后感。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小学语文课程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充分明确作文教学的素质教育优势,进而能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摒弃传统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手段。从而可以通过创设写作教学情境,创新读写结合教学,开展主题写作教学以及拓展课外阅读教学的举措,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
参考文献
[1]周寿平.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分析[J].华夏教师,2017(24):83.
[2]陈晓香.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7,4(51):371-372.
[3]杨靖东.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