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运用趣味教学法的优化方式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张冬梅
[导读] 在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张冬梅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赵庄学区

        摘要:在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是小学学习中重要的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语文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感、语言探究、思维想象等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刚步入小学校园,学习难度会有质变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兴趣的发展,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也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该设计怎样的教学内容就成为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教学法;优化方式
        趣味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标,通过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从而替代单调、枯燥的学习模式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枯燥、单调的学习方式难以提高学生对于字的理解和解读,导致低年级学生识字效果低下、教学效果差等现象。所以,发展学生兴趣,让学生自愿加入到识字教学中,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是当前教师的目标。下面,本文就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运用趣味教学法的优化方式进行探讨。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
        (一)识字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因素是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很感兴趣,学生才会自愿加入到学习活动中,记忆知识,积极思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依旧出现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学习动力不强的情况。造成这样的原因,教师陈旧、单一的教学方式。对于识字教学来说,教师不断用齐读、分读等方式让学生认读生字,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虽然,朗读的方式多样化,可是机械式的认读生字,难以提高学习的识字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不能有效掌握语文知识,还会让学生产生枯燥的学习感受,对知识的记忆也不牢固。这些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兴趣。
        (二)忽视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识字教学中,认识一个生字,不仅要熟练写出生字的笔画顺序,还要了解每个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所以,在识字教学中,需要教师善于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掌握生字的笔画顺序的时候,还要热爱我们祖国的汉字文化。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仅注重学生对生字量的积累,对每个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却很少对学生进行讲解和传播。导致,学生虽然记住了生字的写法,但是却不了解每个字所代表的含义。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运用趣味教学法的方式
        (一)结合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情境   
        小学生年龄下、心理还未成熟,心思又活泼好动,这就使学生很难将心思放到课堂学习中来。并且,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又很单调,学生只能重复的记忆。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难以提升自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师生之间也得不到良好的互动。而而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为学生呈现具有真实性的景象,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有效发展了兴趣,学生的语文情感得到了有效提升,也愿意加入到语文活动中,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天地人》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兴趣,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导入,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语文学习之前,教师先从互联网中搜集一些和本节课有关的内容,设计为微课视频。接着,在语文学习中,教师结合图画教学,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小朋友们,你们仔细观察图片中“地”这个的字,然后在结合图画中的内容,是不是很相似呢?”当学生说完自己的体会后,教师就把提前设计好的教学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和体会。

或者,教师将古代甲骨文的写法和现代汉字的写法进行对比,让学生观看汉字经过一步一步进化,最终得出现在的写法的视频,发展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具有了直观的感受,非常容易把自己代入到视频中。紧接着,教师就开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比较容易的学进去,对课文也比较感兴趣。相对应的,学习注意更能集中,积极性也比较强,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学习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二)设计游戏体验,培养语文兴趣
        游戏是一种能够给人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体验到快乐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趣味教学中的一种。并且,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游戏刚好适合学生此阶段的学习认知。而游戏化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为学生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激发兴趣,强化记忆效果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重难点,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爱玩游戏、对游戏有不同的情感,设计游戏。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兴趣将会有效发展,学生会自愿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日月明》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比拼,看看哪个小组能够更快的掌握生字。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并且先给小组布置小组任务,在10分钟内,记忆本节课的生字。等待学生背诵之后,教师就安排两个小组为对手,进行识生字比赛。学生在识字比赛中,会认真对待,都想获得胜利。这样的比赛方式,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又如,为了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设计“字谜猜字”游戏。在游戏中,教师拿出一个提前准备好的不透明盒子。当教师拿出盒子后,学生都会被盒子所吸引,想知道里面是什么?接着,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先不告诉学生,利用猜谜语的游戏环节,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这个盒子中,到底有什么?在游戏和趣味的引导下,学生对生字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求知欲,让学生激发出学习语文的乐趣,让课堂变得轻松有趣,也为有效教学打造基础。
        (三)开展童话表演,主动接受知识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必读的内容,而童话表演是基于童话故事上,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童话故事的占比很大。学生经过童话故事,能有效发展自己的形象思维,提升语言创造能力。所以,在低年级语文识字学习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开展童话表演活动,通过通话故事来调动学生的识字能力,感悟童话当中的魅力,发展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动物儿歌》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童话表演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在识字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先让学生练习各个动物的特性。并且,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为学生创编童话表演动作,可以通过“蜻蜓”、“蝴蝶”、“蝌蚪”等方式展开动作指导。当教师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后,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表演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之后,在识字活动中,教师把每个动物的汉字贴到学生的头上,让其他学生观看。这个时候,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对语文的情感更加深厚,学习体验也更加快乐。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有效吸引,教师在讲解其中的生字知识,学生能够有效了解和掌握。运用这样的方式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打造基础
        综上所述,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内容,对低年级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结合趣味性教学,通过结合信息技术、设计游戏体验、开展童话表演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趣味的学习环境中,发展兴趣,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语文文化,实现语文素质的培养和未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冀涛.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2017(3):00041-00041.
        [2]吴霜.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6(20):199-199.
        [3]王丹.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拼音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画报(学术版,2013,000(005):130-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