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张霞
[导读] 在小学低段语文学习过程中,小学生进行识字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阶段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张霞
        敦化市第三小学校
        摘要:在小学低段语文学习过程中,小学生进行识字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阶段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小学生只有正确掌握汉字的运用,才能在今后各科的学习过程中理解知识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创新有效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理想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中国的汉字作为民族的灵魂所在,是人们开展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基础,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学好汉字,才能更好地在今后的人生成长道路上越走越远,使学生能够利用丰富的汉语知识不断扩展自身知识储备。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其作为一门实用性科目,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是当前每名小学语文教学不断追寻的教学目标,这是为了更好开展小学生今后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保证。认识汉字是学生打开学习大门的钥匙,是学生进行文章阅读与文章写作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关键一步,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而言,学好汉字有利于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养成,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低段小学生语文识字教学效率进行研究,并给出几点对策,望对广大小学一线语文教师提供帮助。
一、提高小学语文低段学生识字教学效率重要意义
        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认识汉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其要求教师应当对汉字的发音,写法有效地教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合理地运用所学为以后的语文学习铺垫道路。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知识授课的过程中不光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运用,同时还要通过多种有效手段以此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奠定有力基础。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全面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每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充分满足每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利用有效方法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同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识字能力着手,不断学习和挖掘有效的教学手段,并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展开有效的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有效策略
(一)利用生动语言,提高学生识字兴趣
        学生学习汉字的根本动力就在于学生对其是否充满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识字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汉字学习的过程当中,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不断感受语文文字的魅力所在,为学生学好汉字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进行汉字“鲜”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使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牢牢集中在教师身上,语文教师便可以利用猜字谜的形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为学生引出谜语:同学们,请根据老师的谜语猜一猜这是什么字?“水中游得欢,草上叫咩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学生们根据教师的谜语纷纷转动脑筋进行猜谜,很快便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这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引出“鲜”的汉字内容。通过之前的猜谜游戏,学生的注意力已经牢牢集中在课堂当中,便于教师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再例如,在进行“牢”的汉字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正确书写这个汉字,但是很少有学生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进行书写,很多学生习惯性的先写牛,再写上面的偏旁。根据这种情况,教师便可以结合生动直观的话语对学生在进行汉字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教师便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当我们将牛关起来的时候应当怎么做呢?很多学生积极回答:肯定是先要打开牛圈门,以此教师便可以说:对,只有先将门打开,我们才能将牛牵进去,因此,同学们在书写“牢”的时候也要先写上面的“宝盖”,再写下面的“牛”。这种生动直观的语言可以使学生牢记汉字书写知识。
(二)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汉字学习的过程中,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汉字学习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汉字教学工作,进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增强学生的汉字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一年级上册《影子》这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便会遇到一个生僻字词“倒影”,这是由于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人这种不透明的生物,随后便在身后呈现出一部分黑暗的区域,由于一年级学生对影子的形成并不了解,更无法有效掌握“倒影”的意思,且如果教师仅仅要求学生对这个词汇进行死记硬背的话,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因此,教师便可以将“倒影”的讲解引入相关实际生活,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明亮环境下学生自己的影子,让学生仔细想一想为什么称之为“倒影”。通过这种引用生活的实际现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再例如,在进行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个新字“河”,对于这种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不过需要教师的有效教学方式才可以使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更为牢固。教师可以利用“三点水”偏旁的特点与实际生活中的小河相结合,引发学生联想,提高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随着学生在汉字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内容越来越多,难度也逐渐增大,单凭汉字结构的特点已经无法有效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含义,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特定的汉字展开特定的情景教学,将汉字置于相应的情景当中,继而有效帮助学生了解其中的含义,提高学生的汉字学习能力。
(三)利用象形手段,提高学生汉字理解
        在小学语文低段汉字教学过程中,若教师仍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学生采取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对汉字内容进行死记硬背,不仅使教学氛围十分枯燥乏味,使学生丧失汉字学习的兴趣,更对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无法达到有效的集中,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及效率。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汉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汉字的象形特点,为学生引出有趣的故事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汉字学习效率。
        例如,很多学生对“团”与“圆”的书写方式极易混淆,教师便可以利用为学生进行趣味故事讲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提高语文汉字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团”在逛街,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圆!”“员”说:“我不认识你啊?”“团”说:“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家阖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通过这种趣味小故事的形式,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易分辨“团”与“圆”的区别。
        总之,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汉字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汉字的最终目的便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汉字学习的教学方法,不断挖掘有效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为今后更为深入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颜飞飞.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索[J].丝路视野,2018,(36):177.
[2]李柳益.小学语文识字启蒙策略[J].课外语文(上),2018,(12):48.?
[3]冯学明.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J].新课程·上旬,2018,(12):2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