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导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赵伟
[导读] 语文的学习对于我们而言并不用多说它的好处和作

        赵伟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黑支果乡中心小学663308
        摘要:语文的学习对于我们而言并不用多说它的好处和作用,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语文学习存在着难度,学生也需要知道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语文的学习。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不管学生以后做什么工作,学生都需要有语文的功底,制约着学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学生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进行一定的手段来授课,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将针对于如何在语文教学的时候进行课堂导入来深刻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进行课堂导入;适当加入启发导语;观察插图吸引注意;抓住课文精彩之处;适当引入奇闻趣事;带领温习相关诗词;
        为什么重视课堂导入呢?我们知道学生的课堂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状态如果不集中的话,学习效率也不会有多高。教师采用课堂导入就是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的拉回到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能够得到集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自制力不好,需要教师来及时的进行督促和管理。那么究竟教师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课堂导入呢?本文将进行一个深层的讲解。
一、适当加入启发导语
        语文的学习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通常会为了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采用一些启发性的导语,导语的增加让学生可以对课文的学习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知道本节课需要学习到的内容都有哪些。启发性的导语让学生能够快速的集中自身的注意力,教师话语的冲击性能够给学生带来非常直观的感受,当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能够非常容易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内容。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日月水土》这一篇文章时,教师通常在教学开始之前一般都是会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一个课堂导入。启发性的导语更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我们提倡教师引入一些启发性的话语,让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有积极性。比方说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这样说:“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我们人类的生存也离不开万物,无论是太阳还是月亮,他们的存在让我们能够更加容易生存,水源和土地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资源。那么他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日月火土》这一篇文章。”这样带有一定冲击性的话语让学生顿感激昂,他们也会对这四种物质产生好奇心,从而可以专注的去进行课文的学习。启发性的导语作为课堂导入的一种方式也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二、观察插图吸引注意
        小学阶段学生对图片的鉴赏能力还是非常高的,他们能够透过图片有很多自己的奇思妙想。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几组图片,让学生进行设想本节课会学习到的内容。这也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目光集中在PPT上。教师这个时候进行授课的话,教学效率是非常高的。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授课,适当插入图片,让学生眼前一亮,也是一种非常吸引学生注意的方式。这样的课堂导入对于教师的教学也是非常有帮助。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小小的船》这一部分内容时,在当今教学背景下,多媒体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来进行一个非常有效的课堂导入。就比如说这一篇文章的学习,我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几组有关小船的图片,无论是纸船还是航海船只,这些图片的插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图片的展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课堂导入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容易被图片所吸引,因此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必然是可以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的。同时通过图片的观察,我们也能够锻炼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在学生学习美术这样的学科时,也能够有所帮助。图片的插入将学生的学习精力集中在本节课上,鼓励学生去进行课文的阅读,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抓住课文精彩之处
        语文学习中涉及到最多的就是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兴致并不高,那么就应该带领学生抓住精彩的地方,以此来吸引学生。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先将课文的精彩之处为学生剧透一些,这种课堂导入让学生能够直接开始想象课文发生的是什么样的事情,学生内心会有想要去阅读该篇文章的冲动,这就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乌鸦喝水》这一篇文章时,对于寓言故事的学习,相信很多的学生都是非常感兴趣的。一般在教学之前,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通常我会将课文中比较精彩的部分进行一个转换,让学生进行猜测,抓住精彩的部分来吸引学生,学生自然是会跟着我的步伐和思路来进行课文的学习。我会在教学之前这样说:“当你口渴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呢?大家都会选择去喝水。那如果你的面前只有半瓶水,你无法用手拿起它时,你该怎样去喝到水呢?乌鸦很聪明,他用自己的智慧喝到了水。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乌鸦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喝到这些水的。”这个时候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勾起,会跟随着我来进行课文的学习。这样的课堂导入抓住课文的精彩之处,能够有效勾起学生的好奇心。
四、适当引入奇闻趣事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很喜欢故事的,他们的好奇心比较重,那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其实可以利用他们的这种好奇心来进行课堂导入。比方说在讲解一些寓言故事的课文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奇闻趣事,让学生能够对这样的学习内容感兴趣,通过奇闻趣事来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知道很多的道理。课堂导入目的就是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对本篇文章开始感兴趣。因此说引入奇闻趣事也是一种课堂导入的方式。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篇文章时,学生对雷锋的事迹有一定的印象,主要就是源于小学阶段教师所讲的学习内容。这一篇文章主要就是讲解雷锋事迹和雷锋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学生在学习人物类的文章时,通常是非常不感兴趣的,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增加一些人物的奇闻趣事。这些奇闻趣事也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课堂导入也可以使用雷锋的一些事迹,让学生对雷锋更加熟悉,在学习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学生也不至于太吃力。
五、带领温习相关诗词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去学习古诗词的,很多古诗词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和三观建设。同时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讲解到一些散文小说的时候,很多诗词也能够进行一个高度的贴合。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进行一个非常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借曾经教过学生的诗词来进行一个课文的引入,学生的状态会一下子得到一个转变,这个过程也能够让学生去回忆自己学习过得诗词。也或者是引入一些学生未曾了解但需要掌握的诗词来进行一个导入,这也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雷雨》这一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快速的进入状态,我会在讲授这一篇课文的时候结合诗词来进行授课,比方说这是一篇讲解有关“雷雨”的文章,我自然是可以借助诗词来为学生进行一个导入。比如说,“天街小雨润如酥”、“好雨知时节”、“夜来风雨声”等诗词的引入,让学生瞬间觉得自己置身于雨天中,从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能够对这样的诗词印象更为深刻。课堂导入让学生能够很容易理解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通过诗词来进行课文的学习,这不仅是能够吸引学生,也带领学生温习先前学习到的内容。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一门主科,学生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多的。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尽可能的快速转化自己的学习状态是非常有必要的,学习专注度的提高也是非常关键的。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课堂导入方式,我们都相信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更加热爱语文的学习,也会对文学内容有更多自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亚海.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2]王凤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