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汝江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中学 云南 怒江 673200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学方式的运用中掌握微课的运用,对于教师在知识点的整合和教学重点的策划中提供帮助,使学生对于课堂所讲知识的掌握做到最短时间,建立良好的教学情节,能够使语文课堂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在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将微课教学方式的优势进行最大化的发挥,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实际学情进行有效结合,设计重点性的复习。进而使微课教学运用到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当中。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用
引言
在信息技术畅行的现代,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更多便利。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中利用多媒体来完成,进而实现高中语文课堂中的高效率学习效果。新时代中的技术和课程知识进行了结合,迈进了未来教育事业创新的潮流中,使学生产生了个体的新发展和学习中的新爱好,对于语言知识得到了全面性的学习。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课文的有效赏析得到了知识的学习,然而微课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教材中的知识,在课堂活动中提供了鉴赏和探究的基础准备。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微课运用的重要作用
(1)微课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集中
微课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学中的知识进行了有效融合形成的具有新形象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中所需要讲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利用图像和视频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展示,在学生针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中提供了帮助,在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呈现了集中状态,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能力中自主性的培养。在学生完成观看后,教师可以将教学知识的有效拓展建立在学生所观看的视频内容的基础上,将课文中的重难点进行补充,引导学生针对语文课程知识点进行由浅到深的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习惯行为,使语文课程中的知识能够全面性的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实现高效率教学课堂。
(2)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微课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高中语文高效率教学。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应将微课设计中的资源分文别类,针对所学知识中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划分,对于微课应进行时间上的合理把控,实现最短时间中的最高教学效率。在视频观看结束后,对于所学内容学生已经产生可初步了解,后续的教学可以建立在这基础上,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较深层次的提升,使目前语文课程的学习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二、深入分析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运用微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课程的额教学中,其精髓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对目前高中教材进行观察可以发现,众多名著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体现了,利用名著的深入阅读,在学生进行经典书籍的认识和了解中给予帮助,挖掘学生在传统文化中的热爱情感。受到学生在人生中缺乏阅历和缺乏个人能力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于文章中的内在精髓无法做到根本性的感悟,对于文章的理解停留在了一知半解状态。对此,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将微课进行融入,利用微课将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的情节和人物为学生讲解,引发学生的强烈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后期学习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离骚》课文的讲授中,如果完全依靠教材中的节选,进行写作背景和人物个性的分析可能会有偏离概念的现象发生。
目前,众多高中学生将知识点的背诵和写作锻炼放在了学习的重点位置,对于名著的阅读在时间上较为缺乏,导致学生在《离骚》的理解只停留在了浅表,对于文章中内容的理解更是艰难。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将微课加以利用,在微课将《离骚》是在怎样的背景中创作的和屈原一生经历为学生进行生动直观性的展示,不仅为学生的阅读中节约了时间,同时活跃了课堂中的气氛。
(2)构建教学情境,使语文课堂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素材内容众多来自生活,小说、散文皆是如此,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来于生活同时又同生活高一层次。所以,在教学环境中为学生设计具有生活化的情境非常重要,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构建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得到文章深层次内涵和精髓的有效领悟。然而,在教学环境中微课可以通过多媒体在听觉和视觉角度构建相应的情境,使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得到了弥补,在辅助性的教学方式中呈现了有效性。例如,教师在《林黛玉进贾府》课文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文章的了解虽然可以利用词语注释来完成,但是只理解了表面,对于林黛玉身处在贾府中的无助和依人篱下的心理以及每个人物的个性特点无法做到深入的理解,在学习中无法产生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形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的最后将《红楼梦》电视剧中的情节通过筛选进行播放。学生在直观性观看中,仿佛有置身于此的感觉,对于人物的特点能够深入的理解,进而将文章中的精华吸纳到自身。在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呈现了兴致勃勃的状态,在视频播放中不仅能够精力高度集中的观看,同时对《红楼梦》名著有了高昂的探索兴趣。在情境教学的实施开展中微课提供了有力帮助,不仅有效提高了语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使学生产生了浓烈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将学生的课外阅读空间进行了拓展,使学生具备了高尚的文化素养。
(3)利用审美,进行微课视频的设计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具备了文质兼美性质,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新课标中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有效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教师在针对微课视频进行设计时,利用微课的优势将视频呈现的具有动态效应,使学生通过视频的进行感官的冲击,有效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审美能力。例如,在《荷塘月色》语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将《河塘月色》美好的情境为学生展示。如,教师可以设计“荷花”场景呈现在学生眼前:荷花像羞花闭月的少女,迎着风尽情歌唱;设计“荷叶”的美好景象为学生展现:荷叶象凝在水面上的一个个翠绿碧透的盘子,有些刚伸出水面几寸等等。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形式将荷塘景观为学生展示,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同时能够沉浸于文章的美好意境中,使学生对于文章进行鉴赏。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这种微课视频成为了课堂的调剂品,增添了课堂氛围中的活力度和魅力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层次学习。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微课的设计中,可以将具有审美意境和主观性的场景作为基础进行微视频的设计,使学生通过视频的有效冲击对文章中的意境产生更深刻的体悟,能够对文章中的具有审美性的内涵进行感悟,深刻体会文章的无限魅力,如此为学生在鉴赏能力的提升中建立了坚固基础。
结语
语文教师应将微课教学方式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正确的认识,对于微课资源进行主动性的设计,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视频,有效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将学生隐藏的学习原动力进行调动,使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活动能够主动参与其中,让学生做到文章全面性的理解,最终实现高质量教学。
参考文献:
[1]冉汉强.浅议微课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
[2]龚成栋.因材施教抓重点,翻转课堂效率高: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J].新课程(下),2019(2).
[3]徐翠萍.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价值与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