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黄小清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

        黄小清
        江西省石城县坝口中小学3427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化成为必然趋势,这就使得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更加突显。本文简要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几点基本原则,分别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教学设计要具有针对性;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针对性;课堂教学设计需具灵活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思考
        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从根本上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就小学语文而言,不少教师常常凭着经验和感觉授课,而对于教学设计比较马虎甚至忽视。其原因首先是在于小学语文比较简单,有的教师便产生“教学设计用处不大的误区”,其次则是由于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主宰着语文课堂,教学成了固定模式,其事先的设计自然也就可有可无。然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化成为必然趋势,这就使得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得以突显。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与思考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谈几点原则性建议,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启示。
        一、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不论做任何事,都应当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否则就没有努力的反向,势必事倍功半,效果不彰。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学目标更是对全部教学过程起着一种提纲挈领的作用,不但规定着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向和整体轮廓,同时也是评价最终教学效果的基本尺度。可以说,只有首先明确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取得理想效果。然而从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现状来看,其教学目标很多时候都是模糊不清的,根本原因则还是在于教师主观上觉得语文的教学无非都是听说读写,目标上没有太多讲究。其实不然,须知每一单元、每篇课文都各有其主题和特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是需要费一番心思的,应当结合课文自身特点而加以明确。如部编本五年级课文《四季之美》一课,该篇课文属于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该单元的主题为“四时景物皆成趣”,基本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篇课文为写景散文,主要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独特的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文章篇幅简短,结构明晰,每段开头作者先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接着抓住这一时刻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其语言简明优美,富有艺术内涵。基于此该课第一课时的目标可确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美读课文1、2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独特,感受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的迷人景色;借助图片想象画面和关键词提示法,尝试背诵课文1、2自然段;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细腻的笔触,选材视角的独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再精美严密的教学设计,如果不具备操作性和落地性都是纸上谈兵,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展开来说,课程教学设计不仅要在过程环节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和主动性,更要让整个过程具有可操作性。例如,笔者所设计的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请教》中,注重“请教”的各个方面,设计了“谈话激趣,引出请教——示例引路,明白请教——模拟情境,学习请教”这些教学环节,务必做到整个教学过程易操作。其过程可简示如下:
        师:同学们,寒假快要来啦,老师打算带自己的小侄子外出旅游,可老师还不知道到底去哪里比较好。老师是大人,对小孩喜欢去的地方没有你们了解,现在想请教大家:你们知道的城市或景点中,哪些是你们觉得很好玩,推荐给老师吧!
        学生自由发言,为老师解答疑惑。
        师:非常感谢大家!你们说的我都记住了,看来,请教他人的好处大着呢!我以后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得多向你们请教了。

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也一定会像老师这样,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自己实在解决不了,就得像老师这样,学会向他人请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会如何向人请教吧。
        这样设计,主要是从现实生活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容易进入角色,有话可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交际热情。
        接着我通过用生活实例引出请教;设计一个“请教经验”的分享会,让更多学生参与交流和分享;然后模拟情境再现生活,设计了小试牛刀初“请教”,搜集问题再“请教”和倾诉问题真“请教”这几个环节,使学生身临其境不受课堂限制,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总结、拓展延伸,将课内引向课外,延伸到家庭和社会,较好地把课内的学习与课外的实践融合起来,突出了口语交际的生活性和实效性。
        由此可见,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易操作,会更好地借助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的。反之,过多花俏的设计繁杂,操作性低,未能达到预期设计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设计不是盲从,什么样的内容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学法,针对教材特点、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个性差异等不同选用不同的教法、学法。课程设计时,教法的选用要灵活,或多种教法渗透并用。
        例如:识字教学时,可以设计多种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例如笔画、结构分析法、组字归类识字法、比较辨析识字法、形象识字法、游戏识记法等。教学有关环保、活动等内容的课文,可选用“案例教学法”。如进行课文《狮子和鹿》的设计,可以设计一份关爱动物的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形成报告。设计教学内容离现实生活较远,语言文字又比较抽象的课文或片段教案,可选用“情境教学法”。
        四、课堂教学设计需具灵活性
        课堂教学永远不可能如教学设计一样一成不变,应为设计师预设,而教学是真实的进行,是动态的,时刻存在生成。同时,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因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为此,在教学设计时要有一定注重灵活性原则。
        举个简单例子,者在不同班级执教《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课堂生成也应不同,而不可拘泥于事先的预测。在执教猜读和预测这一环节中,笔者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进行调整,从而生成各种不同的回答。比如猜测“最后,最后,老屋倒了么?”在这一问题,学生给出各种不同的回答,有的认为老屋会倒,有的认为不会倒……这时教师做的便是及时给予肯定,并分别揭示理由。而在另一班级上课时,多数学生刚开始的回答都偏向“老屋不会倒”,显然学生们问题考虑得还不够全面,于是笔者就立即提示道:“大家没有人认为老屋会倒吗?”这样就带出了其他孩子的精彩回答。可见,不能完全照搬自己设计的流程去教学,而是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充分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学困、思维、习惯等问题,顺学而导,随学处置,灵活机动。?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几点基本原则,分别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教学设计要具有针对性;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针对性;课堂教学设计需具灵活性。当然,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结合实践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文一点浅见,愿与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殷海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6.
        [2]张艳芳. 关于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 神州, 2017, 000(024):158.
        [3]周雪莉. 摆正阅读教学设计中"池"与"水"的关系——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思考[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 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