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
四川省 德阳市 中江县城西中心小学校 618100
摘要:学生在小学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要求学生整理错题。错题整理可以帮助学生在课下对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复习,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以培养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由此可见,教师有必要让学生进行错题整理,学生才能在小学阶段熟练掌握各种运算能力,开拓思维。
关键词:错题整理;小学数学;查缺补漏;改正弱点;复查题目;复习习惯;提高成绩
想要让学生能高效自主地学习,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进行错题整理,这样会使得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标记重难知识点,请求他人帮助。在复习时也能够有条理地进行,不遗漏知识点。还可以改善学生的做题习惯,使学生在做完题目后复查一遍,减少出错率,培养了学生仔细认真的品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就能够在小学阶段更好地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笔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希望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帮助。
一、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没有系统的复习方法,就会使得复习的效率很低,并且学生不容易发现自己对于哪些方面的掌握不够到位。错题整理能帮助学生回看学习中犯下的错误,针对易错点进行复习,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请教教师,巩固对知识的掌握。教师让学生整理错题后,要进行检查,保证学生能总结自己的错误,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在之后的复习课程中针对易错点进行讲解。学生回看错题集时,应该再做一遍,而不是看一下错在哪里就结束了,再做一遍错题,就能检查出自己对这部分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就可以查缺补漏。
例如,在进行小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这节课时,教师完成对学生的教学目标后,让学生进行阶段练习,并对练习进行评阅,之后让学生进行错题整理。教师在学生完成错题整理后要检查,加深对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了解,在引导学生复习时就能够针对易错点进行讲解。教师在检查学生的错题集时,要注意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反思是否与教学方案有关,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各种知识点,对哪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教师要再次针对这部分的知识点进行考察,对比之前学生所做错的题目,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二、针对弱点进行改正
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之后,无法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布置的作业到阶段测试,也无法看出所有学生的弱点,这样就不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帮助。当教师观察学生的错题集时,就会看到学生因为什么做错题目,从而理解学生的思想,更好地帮助学生针对弱点进行改正。对于学生来说,做错有些题目后,认为自己是因为粗心而导致的,在复习时就不会花费更多的精力,但是当学生整理错题之后就会发现,这道题的陷阱在哪里,自己是因为什么做错的。另外,某些知识点是有关联的,学生在整理错题时就会发现这种情况,从而将自己的多个弱点项串联起来一起复习,针对弱点进行改正。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这节课时,教师应当通过错题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这部分是小学数学中较难的部分,所以教师要观察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关于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进行错题集整理和回看错题集时,也会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点的记忆,在多次训练后,学生在做题时就能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并给出合理的答案。学生通过错题集可以明显看到自己经常做错那类题目,从而观察错题中包含的知识点,了解到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后,就可以请教他人或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对数学的学习。
三、促使学生复查题目
学生在考试或做题时,因为没有认真复查题目而出错的情况数不胜数,所以学生在做题之后将错题整理起来,就会观察自己有没有因粗心和没有复查而做错的题目。
学生经常整理错题后,在做题时就会多加注意,认真完成每一道题目,并且在完成后进行复查。当学生回看错题集中,大部分是因粗心而做错的题目,就会自主改正。同时,教师在检查学生的错题集后,要将学生本不该做错的题目标记出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之后的学习中注意改正。学生也可以将所有没有注意题目的错题单独整理,在复习时多做容易出错但是较为简单的陷阱题,以帮助自己在做题时认真审题,做题后细心复查题目。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这节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多做题,以免学生在做除法时忘记考虑倒数等问题,培养学生做题时细心认真的习惯。在进行完这一阶段的学习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错题整理,将因为粗心而做错的题目单独列出,学生在回看时就会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在之后的学习中多加改正。多次整理错题后,学生在做题时就会复查题目要求,检查答案是否合理,演算结果是否正确,保证不会因为粗心大意出错。教师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在学习各种数学知识时都会认真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四、培养课后复习习惯
学生在教学阶段没有自主进行复习的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不容易让学生形成这样的习惯。教师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错题整理,在对错题进行分类的时候,学生就会回看各个题目是属于哪个类型的,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复习习惯。另外,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错题整理,督促学生,让学生养成在做错题之后进行整理的习惯,并且指出自己是因为什么导致这道题出错,学生就能够更清晰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另一方面,学生在复习中会发现,回看错题比按顺序看书上的知识点的复习效率高很多,学生就会习惯用错题集来进行复习,帮助学生培养复习习惯。
例如,在进行小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这节课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小学学生对图像的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只进行课堂教学和习题测验,学生还是无法系统地复习。通过错题整理,学生就可以在刚学习完这部分内容后,趁脑海中对图形的认知还清晰,及时复习,锻炼对图形的理解,加深对较为抽象的几何的思考。教师也要对学生的错题集进行指导,教学生如何有条理地写出解题步骤、如何更形象地表达图像,学生直观地观察几何图形,是对理解这部分知识的最大帮助。当学生有了理解图形的思维后,学生在做题时就会更快,增加准确率。
五、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小学学生在考试时会因为各种不好的学习和做题习惯,导致错题数量较多,考试分数不理想。教师让学生整理错题,学生就会发现在做题时容易出现哪些问题,更好地加以改正。教师也能从学生的错题整理中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教学思路,针对学生易错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攻克重难知识点。学生经过错题整理后,就会发现知识点中的共通性,在遇到难题时,能类比类似的知识点,理解题目的要求,帮助学生给出答案。学生通过整理错题的过程,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考试方法,在考试中就能尽量不失分,做好会做的题目,拿到更高的分数。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六年级“数与代数”这节课时,教师让学生多做题,让学生在解方程式时,熟练掌握做题方法。再进行错题整理,学生经过回看与复习后,就会避免在做题时出现在等式左右两边转换时忘记增加负号等这样的问题。在需要解较为复杂的方程式时,能够冷静思考,列出题目条件,认真仔细地算出答案。学生在进行错题整理能全面复习,锻炼做题技巧,完成题目后也能进行检查,有了这些学习习惯和做题技巧,学生就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在考试时多拿分,提高考试成绩。
总而言之,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让学生进行错题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题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就能更加轻松高效地完成对小学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韩忠军.小学数学易错题的出错原因与解决方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03)
[2]顾亚芳.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错题管理策略[J].华夏教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