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袁炳恒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袁炳恒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实验初级中学         713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而初中物理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就是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初中生的思想意识正处于形成初期,该阶段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逻辑思维的培养应该作为教学始终坚持的主线,物理学科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物理知识的灌输需要以学生具备的逻辑思维为前提,进而才能顺利的开展物理教学工作。基于此,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关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探究,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物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字:初中物理;教学;培养;逻辑思维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求物理教师向学生灌输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物理思维并非是抽象的,而包含着更为丰富的意义,其不仅是指街舞物理知识思考物理现象,同时也包含借助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且思维指导行动,逻辑思维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物理思维实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提升,其不仅作用于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学生常常不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其思维混乱从而导致的语言混乱,也可能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混淆不清,相反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比较轻松,其考虑物理知识的思路就会比较清晰,从而拥有良好的物理实践能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因此,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未来遇到任何困难或复杂的事情都可以拨开繁杂,使得学生能够准确的、快速的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调查发现,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在任何阶段都会确定明确的目标,并为了实现目标而行动,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
        现如今,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也要纷纷响应,要不断的对物理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不应该坚持传统的明显不能适应当下新要求的一些教学观念,比如教师和家长依然追求学生成绩的提升,这使得逻辑思维的培养仅停留于形式主义和教材内容中,教师依然没有完全改变教学观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使得新课程改革虚有其表,并非落到实处。
        (二)习题讲解过于单一
        加强物理课程习题的训练是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不同习题会考察学生不同的理论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合理设计和运用习题来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然而当前物理教学中教师对习题的讲解方式过于单一,旨在使学生掌握考察内容并顺利解答习题,对于应该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贯穿到习题的练习和讲解过程中,这一点教师往往是忽视的。其实,对同一习题教师应多角度全方位的引导学生去探索并解答,不同的解答方式代表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加强学生物理习题的训练过程中就能够全面的、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对教材内容的忽视
        教材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对教学工作的指导,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初中物理教材也随之改变,相较于旧版教材中对理论知识阐述,新版教材旨在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新版教材中针对不同的理论知识设计有不同的实践方案,而不同的实践方案的有效开展就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然而,教师并未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对实践方案也较为忽视,以至于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也使得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一题多解,开阔学生思维
        加强物理习题的练习,能够促使学生运用课堂知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但不同习题的解题方式和思考方式也不尽相同,教师在习题讲解过程中应注重使用一题多解的方式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一题多解是以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来全面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该能力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中,同时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未来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在对不同解题思路的归纳和总结过程中,能够在全面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极大的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总之,加强物理习题的训练,引导学生一题多解的解题习惯,对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
        例如,在对蓄电池电子正负极运动方向的习题解答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以多种方式辨别蓄电池的正负极。首先,最直接的利用电压表进行测量,以表针的偏转方向作为判断的依据;其次,也可以间接的利用导电材料和蓄电池组成一个完备的电路,然后根据电流表进行判断;最后,还可以根据借助小磁针的旋转方向判别,总之,任何习题的解答都不仅限于一种方式,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养成较好的解题习惯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借助实践活动
        不同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物理课程的学习比较抽象难懂,这就需要将理论知识同生活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奥妙,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践验证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解决实践遇到的问题,学生就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究,并使用多种方式去验证并探索理论知识,从而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物理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项目法,对初中物理学科而言,项目法即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安排不同的探究项目,当然项目的探究并非是对理论知识简单的验证,更需要学生在验证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并丰富探究方式,教师则需要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充分的肯定。此外,教师应设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而对表现不良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如此学生就可以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三)借助物理问题创设教学情景
        某种程度而言,物理理论知识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仅仅为学生讲述理论知识可能使学生难以理解并掌握,也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景创设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了贴合实际的学习场景,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来认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比如,在能量守恒定律章节的学习中,仅利用理论知识向学生阐述能量的定义和其转化规律对学生而言可能难以理解,而若利用生活常识向学生灌输,则非常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物理教学,例如冰水加热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热水变凉的过程也是能量的传递,热能传给给空气。因此,借助生活化的场景和生活现象对提升学生逻辑思维有积极的影响。
        总之,逻辑思维的培养对物理学习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物理教师应利用丰富的教学工具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踏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春意.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J].读写算,2020(04):66.
[2]刘永录.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J].文理导航(中旬),2020(01):48.
[3]黄晓华.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J].求知导刊,2020(02):70-71.
[4]林贵火.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J].新课程(中),2019(10):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