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占献忠
[导读]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普及

        占献忠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白莲镇白莲小学 438218

        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普及。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极大的延展,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本文从网络信息资源的积极意义出发,探究了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应用策略
        网络技术的普及,让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以往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手段单一化、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这三个小学阶段的教学难题,在网络信息资源的应用下,得到了充分的解决。通过多元、趣味、直观、形象的网络资源,可以使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能否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当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积极意义
        (一)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困境
        小学阶段的教学,学生普遍6到12岁,他们在认知上有两个特点,一是认知组块化程度低,难以理解复杂、抽象的概念;二是学生的专注力弱,这是因为他们的还处在发育阶段。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学生在面对既抽象又连贯的数学课程时,只要中途“掉队”,就很难“追上”课程进度[1]。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
        网路的普及,有效的解决了以上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将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材料融入教学。学生注意力分散,可以利用音频、动画来吸引;学生认知组块少,可以利用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来弱化课程难度。同时,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创设情境,在课堂中营造出解决明确问题的“心理场”,在生动、活跃的气氛带动下,每一位学生都能提高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2]。
        二、应用网络信息资源,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一)应用网络信息资源,弱化课程难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问题[3]。教师需要使用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式,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展开详细具体的讲授,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借助网络信息资源,教师可以轻易地弱化课程难度。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概念难度的弱化往往是通过实物展示来实现的,现在只需要借助网络资源,选择合适的音频、视频制作相应的课件就能实现,这大大的提高了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和有效性。


        例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面积”,教师搜集网络信息资源,制作了课件。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一厘米的线段,接着线段平移变成了一个正方形。教师提问“谁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简单的问答后,教师又展示了一个同样的正方形,把这两个正方形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长方形,提问“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学生观察到了从线段到面积的整个推导过程,这极大的弱化了课程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信息技术提高探究能力
        新课改以来,教学活动的主体从教师变为了学生,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种模式上的转变,要求教师充分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并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搭建平台。如此,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得到全面地提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让被动接收的传统课堂,变为主动研究的数学“实验室”。
        例如:要讲授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师从网络信息资源中下载了“几何画板”这个教学工具。在课堂中,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操作,经过学生的随意拖动改变,三角形的内角和一直是180°。这种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的结论,会调动学生更多的感官,在加深记忆的同时形成牢固的认知组块,强化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具备多样化的特点,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助力。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可以极大的降低情境创设的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这也解放了教师,传统课堂的教学情境离不开教师的板书和实物演示,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艰苦的重复劳动,现在只需要找到相关教学主题的网络课件或者是微课,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就可以轻松创设情境。
        例如:要讲分数的基础概念,教师找来了“切蛋糕”的微课课件。课件用动画的形式讲述了经典的切蛋糕故事,即小明把蛋糕切成4等份,一数客人,咦?有8个人。怎么办呢?她急中生智,横着切了一刀,蛋糕变成了8等分,视频结束。这时候教师可以提问了,“刚才的画面中出现了哪些分数?”在师生互动中,学生认识了分数。
        结语: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为小学数学教学打开新思路,提供新方法。小学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延展课堂内容,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永均. 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求知导刊, 2018, 000(017):74-74.
[2]邓时川. 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 0.
[3]李慧. 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J]. 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2019, 000(011):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