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课程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陈黎鹂 代龙飞
[导读]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根本

        陈黎鹂 代龙飞
        成都天府新区白沙实验幼儿园
        摘要: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根本,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发展,教师应重视幼儿传统节日教研活动的开展,通过带领幼儿开展各式各样的节日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将传统文化贯穿与国民教育始终的理念,使幼儿能够在启蒙教育阶段接受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为其日后健全发展奠基。教师应以幼儿教学内容为本,探索构建中华文化课程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明确了幼儿教育阶段,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意义和现状,据此为幼儿教师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幼儿教育;传统文化;传统节日;课程构建;方法探究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发展的启蒙时期,教师应通过这一时期的教育,为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塑造奠基。现阶段,幼儿思想教育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学生从小因家长溺爱养成了“娇蛮”的性格,这样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他们道德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来渗透幼儿德育教育,使幼儿在节日活动中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在每年循环的节日活动中,受到高尚思想观念的熏陶,从而有助于他们丰富精神世界的形成。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载体之一,教师应通过探索幼儿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将幼儿德育教育同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相结合,促进幼儿园德育教育内容的落实。
        一、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意义
        (一)培育幼儿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节日文化经历了悠久的历经岁月得以沉淀,其中包含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日常与风情民俗,在形式多样的中华节日中,每个节日都存在着其独特的历史发展渊源,同时每个节日都体现着我国各民族的特有的人文风俗。因此,引导幼儿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同时也是教师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学前阶段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启蒙时期,对幼儿终身健全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同时,在现阶段幼儿继承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教师必须在幼儿教育阶段引导他们了解民族节日文化,促进幼儿不断深化对中华经典节日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使之形对传统节日文化形成历史认同感。由此可见,开展幼儿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是促进幼儿民族文化认同感发展的必要选择。
(二)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需要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传统节日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其中包含了孝敬亲长、感恩父母、尊老爱幼等高尚的思想,这对幼儿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具有非凡价值。在一些气氛浓厚的传统民族节日中,幼儿大多可以享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比如春节时,幼儿可以在家中同亲人一起吃饺子,贴对联,并参与到走亲访友去拜年,接受来自长辈的红包等等活动中,在这样的节日环境中幼儿的社会性得到了发展,同时还能够不断增加与亲友间的情谊;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加入做元宵、猜灯谜等活动中,并带领他们感受节日的气氛。在幼儿与老师在共同参加节日活动的过程中,促进教师同幼儿之间感情关系的发展。在带领幼儿参与节日庆祝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他们怎样处理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同他人进行交往等等,从而促进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实施现状
(一)传统节日受到外来节日的冲击
        现阶段全球化的发展影响着人们价值观念与思想,我国人民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于一些外来的节日展开了盲目的追捧,而传统的节日却逐渐被人们忽视。在幼儿教育阶段,外来节日相比于中国传统节日更能够吸引幼儿,比如西方的圣诞节和万圣节等等,这些外来节日文化来临之前,整个幼儿园都会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之中。教师会与幼儿一起动手布置节日环境,比如在圣诞节来临前教师引导幼儿将班级布置成圣诞气氛,摆上圣诞树,甚至让幼儿之间互相制作圣诞礼物,此外还会策划多样化的圣诞节亲子活动,使幼儿沉浸在圣诞气氛中。

这样的教育活动会使幼儿对外来的节日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在日后产生浓厚的期待感,而对于我国传统的节日,教师缺缺乏设计和相应的活动开发,导致幼儿对传统节日活动的参与感不强。幼儿甚至对于传统节日的日期和来历都不了解,长久以往,不利于幼儿传统文化素养的发展。
(二)传统节日发展呈现出商业化趋势
        在传统节日来临时,商家为了获取利益会以各种噱头为商品宣传,这时幼儿会在超市中看到摆满了与节日相关的商品,在这样充满商业气息的节日环境中,幼儿就会很难注意到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内在文化,更不能够体会到我国传统节日背后所隐藏的民族精神。在传统节日商业化的发展趋势下,幼儿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就会停留在消费这样的浅层面。面对商业化时代环境,使得幼儿教师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时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三、幼儿园试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实施路径
(一)从幼儿生活出发,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
        幼儿所接受的教育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环境会影响幼儿的思想观念,因此教师要将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同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德育思想为基准对幼儿进行全面渗透,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相机而教、遇物而诲”,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思想境界的提升。
        例如,在中秋节前夕,带领教师针对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展开创新性地思考,在中秋节当天,各班级教师在幼儿活动室内借助现代化教学多媒体设施设备,采用远程连线网络视频功能与远在异地他乡的孩子爸爸妈妈进行特殊的“面对面”交流沟通。用这种创新形式的“团圆”,引导幼儿感受到中秋佳节团圆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教师应时刻保持着随机开展教育的意识,从幼儿身边现实生活入手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渗透。
(二)从幼儿课程出发,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教育
        在开展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基于幼儿根所处年龄段的认知能力与思维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节日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师还可以基于我国传统节日顺序表,来安排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例如,端午节时教师可以基于幼儿当前认知能力,组织他们开展“赛龙舟”的手工制作活动。教师引导幼儿亲自动手参与手工制作,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与组内几人一起将纸箱制作成龙舟。最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四人成组开展“赛龙舟”比赛。在竞争氛围中幼儿的主动性就能够得到激发,教师引导幼儿在精诚合作中感悟到了端午的龙舟精神。在赛龙舟活动完成之后,教师也可以为幼儿讲述一些民间传说,使幼儿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具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三)从家园共育出发,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在幼儿时期,家庭对幼儿思想观念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幼儿日后的发展形成积极促进,并使他们终生收益。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时,应贡献自己力量,指导幼儿家长了解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使幼儿园、家庭及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能够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全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建立幼儿园云互动平台,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促进家长教育智慧的发展。再比如,在春节元宵节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家园共育的教育形式,组织幼儿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活动。首先,教师要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将春节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流程告知家长,在信中教师可以把活动拆分为几个具体的小任务,并对幼儿提出具体的操作规范。教师还可以设计春节亲子活动记录本,使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到春节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在家长对幼儿的指导与帮助下,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任务,从而使教师收获良好的教育成果。
        综上所述,面对幼儿园课程这个大课题,教师应继续深入实践并归纳有效经验,才能逐步完善适合幼儿发展的传统节日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曾莉,王燕.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J].学前教育研究,2018(09):64-66.
[2]刘娜.启蒙教育理论下的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2):214-215.
[4]王玲玲.如何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3):240-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