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爱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实验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中除了幼儿自由、自主的游戏,也需要教师专业、智慧观察指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明确自主游戏观察的作用,掌握游戏观察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保障和促进幼儿的游戏水平,同时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 自主游戏 观察策略
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中除了幼儿自由、自主的游戏,也需要教师专业、智慧观察指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反观大多数幼儿教师的观察行为,屡屡存在着散漫性、随意性和应付性。没有教师优质的观察性就不会产生有适时适度的支撑和介入,直接影响了幼儿自主游戏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明确自主游戏观察的作用,掌握游戏观察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保障和促进幼儿的游戏水平,同时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
一、明确游戏中观察的作用
观察,观是看,察是仔细看。观察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在开启观察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观察有何作用。在与教师的互动调查中得知,部分教师认为自主游戏的观察是自主游戏的其中一个环节,只要做了就完成任务了,至于有何作用并没有深思;部分教师认为观察是幼儿园工作考核的一部分;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观察记录是为了丰富幼儿园的档案资料……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教师应该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所以不难看出,掌握观察的技巧是教师专业知识的一部分。没有观察就没有教师对幼儿的了解,也不可能提供有适宜的后续支持和教育。因而教师要在观察中清晰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了解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对于其行为进行对症下药,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熟悉游戏中观察的步骤
在明确了游戏观察的前提下,教师需要思考该如何开展观察。让观察有纲可循、有条不紊。
首先,分工观察的区域。在幼儿园的自主游戏中,一个班级的分区一般都有5-6个,如果每位教师每次都同时兼顾全部区域,精力不集中,观察质量就不保证。一般来说,班上三人组可以提前沟通好各自要观察的区域,做好区域分工和目标分工,从而保证每个区域都能做好平衡。当然,在三人组对于观察已驾轻就熟、默契度十足,也是可以按照观察中的现状适时的作出合理的调整和互换,这样更能灵活、有效地完成观察目的。
其次,设定观察的目的。教师要结合当下所教幼儿的年龄特征、培养目标、个体发展需要等因素制定某一具体的观察目的。这个目的的设定有广泛的、有狭窄的。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有需要把握幼儿小团体各领域能力水平的适合使用广泛的目的,就是结合幼儿年龄培养的大方向目标设定观察目的。大方向的观察目的更利于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幼儿闪光、智慧和有价值的瞬间。比如:在自主游戏中,教师针对小班幼儿的社交行为锁定娃娃家和糖果店的观察,将观察目的设定为:“了解班上幼儿游戏中社会交往的行为水平”。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通过两个区域幼儿的游戏行为判断出其交往水平是否达标而做出教育行为的调整。而对于大多数青年教师可以从狭窄的观察目的入手。在结合幼儿的培养目标、年龄特征的基础上,制定某一幼儿、某一子目标的观察目的。
比如:在中班玩具店区域中,教师针对中班幼儿婷婷对5以内分解组成的观察,可将目的设定为:“了解幼儿5以内分解组成的掌握情况”。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和幼儿的发展现状随时适度、适当地调整设定观察目的的广度和深度,更有利于开展观察,收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冷静地观察和思考。观察就是仔细看。这个看需要静心地看、有智慧地看。用一句通俗的话语来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用眼看、用心想、用手记。在观察中可以遵循两点:一是在安全范围内幼儿能解决的事情让幼儿自己解决。二是幼儿反复尝试也解决不了的事情,教师知道自己如何合理介入介入,否则不要随意介入。比如,在中班蛋糕店游戏中,教师发现蛋糕店的服务柜上面有两块帘子,下面是展示柜。每次“顾客”来购物,“服务员”需要掀开帘子才能与顾客交流。在连续接待了几位客人之后,一名“服务员”开始尝试将帘子拉起来,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具固定帘子固定,其实帘子本身是有用于固定的魔术布条。“服务员”没有发现,在反复试过手边的几样物件不成功后就放弃了。教师最终选择用语言直接介入的方式提示了服务员,帮忙将帘子固定了。案例中的,教师的介入略显着急,没有给予幼儿充分的思考和调动积极性的机会。教师可以尝试采取办法一:合作介入。教师扮演顾客,通过提问、示范的方式,自己帮忙固定一边,让服务员学着固定另一边。办法二:提供易于固定帘子的材料,让“服务员”发现工具,自行解决。办法三:将镜头拍下来或者录下来,在分享评价环节让同伴一起出主意。“服务员”没有立刻找到解决的办法,可能是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也可能是手边的材料没有合适的支撑。而这些都可通过同伴间的互动交流进行相互解决和学习的。
在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过程中,若能遵循上面三个步骤,教师便可以在观察中做到有条理、有思考、有把握,能心无旁贷地开展有效观察。
三、把握游戏中观察的内容
自由、自主是幼儿自主游戏的明显特征,同时它也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这就增加了教师观察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把握观察中蕴含的显性和隐性内容。首先,幼儿游戏的显性表现包括幼儿情绪、语言、与材料的互动等。如:幼儿游戏时情绪表现如何?开设的区角和投放的材料是否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与互动?幼儿与材料互动的频率如何?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较为的观察、判断的现象。其次,幼儿隐性的游戏表现包括幼儿的知识水平、游戏水平、个体行为发展等。如:幼儿游戏中与同伴交往时表现的社交行为技巧;游戏中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水平;游戏中幼儿是否具有进步性行为与创意性行为等等,这些都是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显性的游戏行为进一步思考出其行为后面隐含的幼儿发展内容。在各年龄段幼儿培养目标中,教师可以筛选出相对应的小目标,根据幼儿的显性和隐性表现一一将其行为对号入座,就更加便于把握观察的内容,进而开展后续的记录和评价。
四、使用有效的观察记录
开展有效观察的同时,记录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由于幼儿游戏行为表现是短暂的、易逝的,教师需要通过快速的记录手法将情景捕获进而分析。因此,教师需要用拍照、录像等方式拍摄幼儿游戏镜头。然后,用白描的语言对具有价值的镜头进行文字记录。最后,结合纲领性文件关于幼儿发展、培养目标等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在记录分析中教师反复推敲幼儿行为,思考与培养目标的达成与差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进而也能促进教师在游戏观察是的敏锐度和游戏调节能力。
幼儿园自主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快速提升自我的途径和手段。教师需要在游戏观察中把握好目标、方向,适时适度地作出合适的调整,让自主游戏成为幼儿和自己专业成长紧紧依存的平台与沃土。
【参考文献】
[1] 董旭花,韩冰川,刘霞等著《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12;
[2] 中国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
[3] 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