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幼儿情感教育探析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 李晓红 张涵
[导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现代教育技术之一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李晓红 张涵
        河南省商丘市实验幼儿园  河南省商丘市 476000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现代教育技术之一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以其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特点,吸引着幼儿,将幼儿逐步引入到五彩斑斓的神奇世界,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幼儿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知,发展了幼儿无穷的想象力,提升了他们的创造活动能力和表达能力。然而,这一切先进技术在实际操作中是无法离开幼儿教师的丰富的情感劳动的,由于幼儿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教师与小朋友之间相互接触的机会很多,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的情感对他们有直接的感染力。所以,教师是否具有健康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融入在良好的情感教育之中,将显得非常重要。能否多媒体直观教学技术,并用情感去感化孩子,对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塑造学生的心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情感教育
        一、幼儿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内容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认为:“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所谓情感,即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也就是说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主观上的需要是人的情感产生的动力,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的态度,对它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如愉快、高兴;反之,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与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消极的态度,使人产生一种否定的情感,如沮丧、失望等。
        (一)加强集体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应积极结合教学内容,制作集体协作的相关课件,通过多媒体或电脑展示给儿童观看,并组织有关竞赛和集体游戏强调集体意识,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观念,缩小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情感更加融洽,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关爱,表现为热爱集体、热爱教师和同学、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二)加强鉴赏意识的教育
        制作课件,使幼儿欣赏到名画或名曲,创设作者在创作时的基本情景,引导幼儿获得较大的精神满足。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感不仅可以愉悦幼儿的身心,而且可以塑造气质和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欣赏的能力,使他们在完成自己的画作或制作的过程中,增强其对成功和喜悦的体验,提高孩子们对美的兴趣与热爱,从而主动参与到绘画或鉴赏的世界里,有利于他们良好鉴赏意识的形成。
        (三)加强赏识教育和提高幼儿自信心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语言、恰当的神态鼓励、表扬孩子学习过程中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和进步,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笔者在进行绘本阅读的教学过程时,对两班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对比实验。

在实验班采取上课态度和蔼,对孩子们格外关照,对每个人的点滴进步都做出积极的表扬和肯定,并在课后主动接近孩子,询问阅读能力基础较差的孩子的内容掌握状况;而在对照班的教学中,表情严肃,不主动对孩子们进行表扬和激励,下课后也没有过多的接触。采用两种不同的态度对待孩子,结果在进行教学测验时,两班取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实验班的幼儿课堂效果好,孩子们情绪稳定,兴奋性高,掌握回本内容较快,考核时优秀的人员达到85%,而对照班的孩子情绪低落,纪律松散,学习积极性不高,回本内容掌握慢,考核时优秀人员仅为50%。???
        结果表明,幼儿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方式的个体与一般教学方式的班级中孩子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的实施的赏识教育,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敢于超越自己,争取好成绩,让差生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对他们的挚爱,在心理上有亲近感、信赖感。这种信赖感赋予教师的教导以一种魅力,它足以排除各种心理障碍,深入到幼儿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反应,激发积极的认识、意志等活动,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可见情感教育的优越性。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教学情景
        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情境,并再现了生活物镜,声情并茂,视听结合,使幼儿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唤起了幼儿的注意,诱发儿童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资源创设情景,培养幼儿观察、思维能力已成为目前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实现目标必须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方法上、幼儿的切身体验上来创设立体式的教学空间。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如此的一次经济奥运会是应该让孩子了解的,笔者运用CAI课件将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上海浦东,中国馆,英国馆等图片展示在电脑上,设计我与大家游世博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伴随着美妙的背景音乐《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海宝过来和大家问好,并打开了世博宣传的视频,由海宝向大家介绍世博的会徽的涵义,引导大家领略到家庭的概念和温馨,并推广到对社会大家庭的博爱和和谐相处;接下来提问2010世博会举办地在哪里?以东方明珠为标志的浦东新区画面展示在屏幕上,孩子们会跟我一起感受到上海浦东的美好今天;接下来再通过良好的情境创设引导孩子们逐一了解中国馆、英国馆、沙特馆、法国馆等以未来城市生活为蓝图的多国世博会展览馆;最后,把本次世博会的主题告诉给孩子们,教育孩子们在未来世界的生活空间中和谐、环保、节约、创造将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依据。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更能及大地增强幼儿的认识能力,推动他们的感知,使幼儿理解上海世博会的相关基本知识,提升自己在生活中环保、节约意识,倡导幼儿和谐教育,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
        三、结论与建议
        幼儿教师除了努力加强自身的素养外,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不断革新的同时,适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并融入良好的情感教育,从情感教育入手,利用多彩的声画效果,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良好的教学状态,真挚的情感出现在每一节课上,去引发、感染、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师生之间的情感上的共鸣,这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春雯.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01):198.
        [2]朱艳霞.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4):241-242.
        [3]金玲.多媒体环境下的幼儿情感教育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15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