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幼儿园教育中艺术领域的创新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潘红梅 邓麒麟
[导读]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教育水平的提升,幼儿教育也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

        潘红梅  邓麒麟
        成都天府新区白麓幼儿园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教育水平的提升,幼儿教育也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在幼儿教育中更加重视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发展,幼儿艺术领域教育是美育和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优秀的教学策略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幼儿园艺术教育成为幼儿教师教学关注的重点。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结合科学的教学理念,结合综合性艺术活动培育幼儿艺术素养。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艺术领域;教学策略
        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对教育重视度日益加深,而素质教育理念进入大众的视线引领着幼儿教育趋向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综合全体幼儿需求和针对幼儿的个体特征完善艺术领域教育。在以往幼儿园教育中侧重与幼儿小衔接,在教学中过度的融合了不适应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而教学内容,且教师的艺术教育能力欠缺,因此对于幼儿的艺术培育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的教育环节。鉴于此,在现代化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意识到艺术领域培育对于幼儿综合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重视艺术教育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结合科学的教育观赋予艺术教学全新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引导幼儿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幼儿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此,本文简要阐述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幼儿教育的困境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身心快速发展的基础阶段,幼儿对于周围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包容性,便于幼儿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融入艺术教育,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但是相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艺术学科教学亟待教师创建适应幼儿发展教学形式。就现阶段幼儿园艺术教育而言存在部分较为突出的问题,限制了艺术教学的发展,其中小学化倾向是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普遍和突出的问题,其次教学活动和课程安排不尽如意,教学形式化和表面化对于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具有较大的挑战,且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艺术教学能力参差不齐,都对幼儿艺术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制约。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艺术教学仍旧需要教师持续优化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观念,灵活的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略提升艺术教学的质量,切实结合艺术学科滋养幼儿的而艺术情操。
二、艺术领域创新开展方略
(一)明确教学观念,创设活动情境
        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推进方兴未艾,指引者幼儿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结合艺术活动深化幼儿感知周围环境和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提升幼儿的艺术敏感性。在过去幼儿园教育中倾向于基础知识教学,忽视了幼儿对艺术的强烈好奇心,限制了幼儿的多方位发展。因此在现代化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坚定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主体对于审美的需要,创建契合幼儿认知的艺术学习的情境,给予幼儿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促使幼儿发挥创造性表达自己对艺术的而理解力,提升幼儿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幼儿教师能够结合美术创作活动对幼儿进行引导,可以结合多彩的外部环境的引导幼儿联系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促使幼儿发挥想象力踊跃的投身于创作活动中,如在引导幼儿自由绘画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幼儿自由畅想和创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惊奇于幼儿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感受到幼儿真挚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艺术教育对于幼儿情感滋养力度,通过营造生动活跃的艺术活动氛围渗透艺术教育,促使以幼儿在创作活动中自由的表达。
(二)搭建展示舞台,提升实践能力
        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同样应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利用艺术教学中蕴含的充沛的情感教育因子促进幼儿的健全人格和应用能力的发展。幼儿阶段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心理,需要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表现的平台,引导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表达的信心和动手能力。

在过去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引导,幼儿被动学习的静态课堂,制约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创新的引入翻转课堂,给予幼儿发挥作用的机会,通过与艺术学科的结合引导幼儿进行合作与组织,教师通过整体调控幼儿的学习进程、教学任务等为幼儿主题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幼儿大班音乐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节日、亲子等主题活动搭建幼儿表现的舞台,在组织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给予孩子展示自我的空间,教师通过举办小型的音乐学习成果展示会,引导幼儿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索节目的编排和表演的形式,教师通过启发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升幼儿的集体意识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幼儿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融合翻转课堂这一新颖的教学形式,不仅有效的引导了幼儿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且在带领幼儿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中激发了幼儿的向学心理,通过获得家长与老师的肯定提升幼儿艺术课程参与积极性,培幼儿主体的实践能力。
(三)完善评价方式,培育内在思维
        在幼儿园教学中不仅需要关注幼儿的整体进程,同样需要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性给予重视,由于幼儿的认知和学习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更加考验教师的能力素养。尽管以往教学中从整体角度出发的教学形式教学成效达到了教学预期,但是存在小部分孩子的学习状况差强人意,且幼儿教师往往对幼儿的能力差异进行划分,导致部分性格内向的孩子丧失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的循环。基于此,在幼儿教育中亟待教师创新和优化评价的方式,教师应善于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发展状况和兴趣爱好等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在精准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下设置难以不同教学艺术实践活动,使得艺术教学切切实实的锻炼幼儿的内在思维和应用能力,促进幼儿高阶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在教学中幼儿教师应着重采取激励性的教学评价,给予能力的发展迥异的孩子积极的鼓励,对幼儿的发展形成启发,教师通过给予学习能力较强的幼儿鼓励和启发,促使幼儿发散思维自主进行艺术创建,通过鼓励和引导能力较弱的孩子,促使幼儿提升创造的信心和完善幼儿学习的进程。在艺术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多元化评价的优势给予幼儿适当的心理暗示,促使幼儿应有艺术实践的自信心,在不断挑战自我中实现创造思维等内在优良品质的提升。
(四)开展艺术活动,优化审美能力
        幼儿对艺术的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充分的创造条件和机会,而培育幼儿艺术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合适量的艺术活动,提升幼儿对美的体验和感受。在过去艺术领域教学中以理论、模仿和训练为主,艺术活动练习趋向枯燥的技能锻炼,幼儿的学习热情较为低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结合新颖和充沛内容的呈现潜移默化的提升幼儿的审美。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拓展幼儿的认知视野,融合趣味活动的开展培育幼儿的审美能力。
        幼儿教师可以结合辅助材料的投放组织艺术创作活动的开展,并结合媒体动态视频的展示拓展幼儿的创作思路。如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水果、蔬菜等进行造型创造中,教师可以运用媒体展示运用鸡蛋壳制作的不倒翁等,给予幼儿艺术创作的启发,并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创作积极性。教师在艺术活动中不仅给予了幼儿展示的空间,且动画视频展示的形式丰富了幼儿的认知。
三、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使幼儿的身心发展受益良多,是培育幼儿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科学的教育观为指引,将艺术培养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提升艺术教学的效果。在幼儿教育中提高艺术领域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幼儿教师的多方探索和长期努力,逐步补全幼儿艺术发展的短板,培育多方位综合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臧艳丽.幼儿园艺术领域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J].新课程(上),2017(11):112.
[2]肖敏.艺术领域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J].祖国,2017(15):278.
[3]张俊,陈露.多媒体在幼儿园艺术领域活动中的运用之初探[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6,26(02):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