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 刘佳
[导读]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深入改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也已经进入到实施阶段,

        刘佳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华宸国际学校     6216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深入改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也已经进入到实施阶段,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更是如此。笔者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在本文阐述了相关概念,并且总结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同时提出了几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为了贯彻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实验的教学要进行相应的转变,从注重传授化学知识转变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化学知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出化学实验的实际价值,将化学问题作为引入点,精心设计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激发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自主且积极地进入到探究化学实验的状态中。这样不仅符合化学新课程理念,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的化学学习方式。
        一、概念的界定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观念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表现,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核心素养涵盖了所有的学科,化学学科只是其中的一个学科。在基础的学习阶段,学生本身所积累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将会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伴随着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所形成的化学观念、化学思想等等,同样也是学生个体终身发展以及适应当前社会的必备素养。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绝大多数教师更加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化学实验的讲解和操作,甚至是选择用纸笔的形式来测试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掌握程度。学生本身没有机会动手操作化学实验,他们也就无法经历整个化学实验的过程,他们也就无法深刻领悟到化学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这样的化学实验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动手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而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就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一)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设施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刚刚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普遍的化学学习兴趣不高。而多媒体设施凭借自身的多重优点,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设施。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施为学生展示更多化学实验的相关资料,或者是为学生播放更加清晰、更加完整的化学实验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大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化学实验的学习乐趣,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培养。
        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施为学生展示一些因为温室效应而对气候造成负面影响的图片,并且令学生根据图片来思考出现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以此来引出二氧化碳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再次用多媒体设施为学生播放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并且令学生总结其中所运用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接着,教师就可以再次利用多媒体设施为学生播放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完整过程,并且令学生总结其中的化学反应原理,使学生学习到用碳酸盐和酸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最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刚刚所播放的实验视频来尝试自己制取二氧化碳,使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意识得到培养。所以,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设施为学生播放有关二氧化碳的内容展开教学,丰富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可以很好的激发出学生对该实验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可以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


        (二)组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初中化学新课程中明确要求,教师必须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学生亲自动手和参与到课堂上学习活动中。而小组合作的模式是促进学生改变自身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模式。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完成化学实验。教师可以为各个化学小组设置探究目标,令他们共同探究如何完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小组适当的提示和指点。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发展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实验技能,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培养。
        比如,在学习“制取氧气”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愿结合成化学实验小组,并且令他们合作探究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实验装置以及其中的注意事项等等。接着,教师就可以把时间交到学生的手上,以此为他们留出足够多的探究时间。而等他们有了自己的探究成果之后,教师就可以向他们提出问题来检验:“在该实验的开始之前,你们是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呢?收集氧气用的是什么方法呢?而等到实验结束之后,你们是先灭掉酒精灯,还是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来呢?”接着,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都总结出自己对该实验的看法,以此来帮助学生设计一个更加完整的制取氧气实验方案。最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来制取氧气,而在他们实验的过程中,他们也就会发现自己所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并且对其加以改进,以此促使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有所提升。所以,初中化学教师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究制取氧气的化学实验,这样可以很好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探究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以此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化学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创设具体生动化学情景
        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也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的动力,同时真实且具体的情景往往更能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化学情景。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物来展开,或者是联系其他学科的内容创设化学情景等等,将化学实验的具体内容很好的融入到这些情境中,以此促使学生的化学学习体验得到增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更加稳固的化学知识体系,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兴趣有所增强,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培养。
        比如,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被蜜蜂蛰了的话,只需要在被蜜蜂蛰了的地方涂抹上一些肥皂水就可以减轻痒痛感,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以此来引导学生对其展开热烈的讨论。其次,教师可以接着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胃酸的情况呢?”以此再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来思考。最后,教师就可以引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学习,并且为学生演示实验,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和反应的原理。所以,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来为学生创设化学情景,使学生可以根据化学情景来理解和学习化学实验原理,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中和反应这个化学实验的理解程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研究和完善的漫长过程。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制定出更加适合他们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出他们的化学实验兴趣,使他们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都能得到很好的积累,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培养。
        参考文献:
        [1]柏品良.农村初中化学课外实验的现状与对策[J].化学教学,2017(07):34-36.
        [2]潘凤娟.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的研究[J].才智,2017(05):50.
        [3]旷湘平.县域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系列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0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