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华
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周楼小学 466239
摘要: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理论知识,学生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来充分消化和理解所学知识。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努力将小学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顺利完成小学数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情境;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运用各种手段精心设计和创造富有情感的生活场景。它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学习内容,使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中学习数学。因此,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积极性不提高,教学效率就会随之下降。因此,情境教学非常重要,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目的,才能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
一、在生活实际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讲课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的例子,创建情境与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对学生生活的重要性。将数学学科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可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策略和方法,教师要学会在适合的情况下设计适合学生的情境教学模式。
例如,以学习《克、千克、吨的认识》这一课为例,这一课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千克、克、吨质量单位,感受千克、克、吨的实际重量,并用来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简单问题,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我将以课前小卷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如:1、一枚鸡蛋重50();2、只母鸡的重量2();3、一头大象重1();4、一台洗衣机重250千克,()台洗衣机重1吨。这些问题的内容,我都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数学教材上的内容,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使数学的教学情境高于实际生活
数学是一门与其他课程无关的学科,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和系统性。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数学依赖并超越了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创造高于日常生活的课堂环境,教师必须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活动,从而了解适用于学生教学的总体方案,科学管理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活动。
例如,以学习“种树”这一内容为例,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设计教学情境,如:3月12日是我国植树节,为了帮助大自然更好地发展,我们学校决定组织‘植树’活动,咱们的班级被分到了一个墙边位置,假设一米一棵树,这个墙边分别长为21米、16米,我们需要向校方领取多少棵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知识,我会这样为学生们进行讲解:“现在呢,我们伸出自己的左手,五指张开,那么手指与手指之间的指缝有几个呢?”然后学生就会根据我的问题进行操作,学生会回答:“四个。”教师问:“手指之间的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做间隔。我们手上每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间隔,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的手,5个手指,有4个间隔,4个手指的时候有几个间隔呢?”随后给学生们消化知识的时间。通过创设这样一个高于生活的教学情境,学生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教学情境应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动手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内容和作用,从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探索未知的数学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生活情境,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当学生发现或创造他们想学的东西时,他们更容易接受它,学到更深刻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熟练地运用它,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思维逻辑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发学习,努力探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如,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为例,我会创造出一个这样的情境:“学生们都知道我们学校外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这个泳池的边长是10米,那么你们能计算出游泳池的面积吗?”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帮助了学生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还能帮助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认识到了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将更加活跃。
场景创作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虽然创设情境不是目的,但没有创设情境,就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问题场景,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通过创建有效的教学场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建一些悬念问题,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在情境中探索、思考并享受创作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总之,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从而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其创造能力,使小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妮.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赵迎潮.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初探[J].才智,201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