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云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实验小学
摘要:课后复习是对前段时间学过内容的巩固,可以加深记忆。数学这门学科知识点较多,而且很多知识之间都有关联,有时候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还会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因此及时复习对数学来说尤为重要。课后复习可以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让知识更加系统、更加有条理。教师应该重视课后复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时开展复习课,要以培养学生复习习惯,教授正确的复习方法为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复习;围绕重点;整理错题;思维导图
课后复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而且可以将学过的知识互相融合,不再单一琐碎,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不同的复习方案,每个学生的存在的问题都不一样,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锻炼学生整理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可以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课后复习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各位教师提供帮助。
一、围绕重点考点
复习课的主要目的是查漏补缺,因此复习课的节奏不能和正式讲课时一样,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针对易错点和常考点进行重点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展,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延伸。因为复习会涉及到很多知识,教师要准备充分,对知识点的总结要条理清晰,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混淆。复习不仅要以基础为主,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拔高,通过一些综合性的习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这样才能保证复习的高效性。
例如,我在进行复习“复习因数与倍数”这一章的内容时,这一章的重点是掌握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能够计算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知道一些数的倍数的特征。在复习这一章时,我会先给学生出一些题来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是对因数还是倍数,或者是两者之间的联系存在问题,然后我会带领学生复习基本的概念。复习完这些以后,我会带领学生回顾二的倍数、三的倍数、五的倍数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三个数的特征,写出既是二和五的倍数,又是三的倍数的数。全部复习完后,我会给学生出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来进行拔高。就是应该把重心放在重点上,不要在不重要的知识上花费太多时间。
二、结合整理错题
错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错题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漏洞,或者对哪种题型分析不全面,教师要给学生强调整理错题的重要性,要把错题本当成自己最珍贵的财富,经常翻看。当然教师要教授学生整理错题的正确方法,不是一有错题就抄到错题本上,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归纳,对于同一种题型或者考察的同一知识点,可以整理到一起,错题下边还要有学生的分析感悟。错题本也要时常翻看,只有清楚自己的薄弱点,才能不断进步。教师也应该定期收错题本,通过查看学生的错题本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我在进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课的时候,这一节课重点在于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我会先带领学生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然后给学生布置课后的练习,做完之后同桌之间互相批改,接下来我会给学生讲解错的多的题目,然后让学生把相同类型的题目总结在一个错题本上,比如,长方体的总结在一起,正方体的总结在一起,或者求体积的总结在一起,求面积的总结在一起。在每道错题下边都写上自己出错的原因和详细的解题思路,方便查看。
三、构建思维导图
复习最主要的不是重复之前学过的知识,而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全面地概括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直观的看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可以让复习效率得到提高。思维导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让学生思考问题更有逻辑性,还有归纳整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信息的整合。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将整合知识的过程,只有将知识由点变成线,再由线变成面,才能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更加灵活。
例如,我在进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章的内容时。这一章的知识点比较多,我会先给出我提前画好的思维导图的框架,然后让学生从课本上找对应的内容来填到这个框架上,等学生把思维导图填补完整以后,我会让学生跟着思维导图的逻辑进行知识复习,让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什么时候通分?什么时候约分?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什么情况下应该先通分再约分?什么时候需要先约分?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出其中的关系,方便学生理解,最后我会带领学生做一些习题训练起到巩固的作用。
四、运用微课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法,开展复习,并制定相应的复习单,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复习单,进行针对性的复习,从而发现个人的数学学习漏洞,并进行针对性的弥补,促进学生复习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适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并统计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精准指导,促进学生复习质量的提升。
例如,我在进行复习“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运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复习。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制作微课复习单。我制作如下的微课复习单:(1)圆的定义是什么?(2)圆的构成有哪些?(3)出设相应生活化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第二点,了解学习状况。教师运用现代通讯工具,时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适时地结合学生反馈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激发学生的复习学习热情,促进他们复习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定期开展复习课,复习课虽然会占用一点时间,但会让学生掌握更加牢固,而且更有利于接下来的学习。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过多干预,要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习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动脑,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复习课的节奏较快,但教师不可一味地追求速度,要保证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有新的感悟。
参考文献:
[1]李博文.基于学科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复习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
[2]韩梅.对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04)
[3]王树密.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