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贤彪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酬镇中心小学校 重庆 酉阳 409809
摘要:在任何阶段的教学中,班主任都是班级的核心所在,不仅是学生开展学习生活的重要指引者,对于学生在学习道路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进行有效的指导解决,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班级的学习氛围,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加强对于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班主任也需要抓住一起契机对于学生展示思想教育,因此,本文就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管理发展创新的思考与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创新;增强素质;强化示范;组织家校活动;因材施教;强化沟通
在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不仅对于各个阶段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影响也在逐渐的加深,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因为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核心,是一个管理策略的制定者,也是各种教学策略的推进者,对于学生所遇到的一切问题,无论是学习难题,还是生活上的不顺心,班主任都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为学生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积极乐观的学习观念,在小学阶段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内容体系,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同时,也需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不断的汲取新的班级管理理念,从而有效的增强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增强素质
因为社会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各个行业都在不听的进行创新,教育行业也是其中的一员,在提高各个阶段教学质量的同时,对于班主任的要求也是变得越来越高,在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班主任就需要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通过抓住一切的契机对于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可以结合不同的班级管理理念,不断的丰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优化班级管理的措施,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也可以增强班主任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例如,在当今的社会,随着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班主任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因为班主任对于班级中各项事务的管理质量直接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课堂中对于教学纪律是需要遵守的,在课堂的学习中,如果在教师讲解知识内容的时候,学生随意的讲话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而且对于教师也是非常不尊重的,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事务的过程中,就需要通过一些管理策略的运用,结合班主任对于学生的了解,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策略,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班级纪律的遵守意识,班主任可以通过对于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进行有效的创新,还有就是对于班级中的管理策略还有管理的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发展,对于学生的自身素质进行有效的增强,这样也可以提高班主任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强化示范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经常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遇到学生大哭的情况,学生情绪崩溃的原因有很多中,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逃不过基本的两个要素,第一个就是考试成绩不及格,或者是没有达到自己心理的预期分数,要不然就是犯了一些在学生的眼中可能是比较大的错误,既害怕教师的责罚,也害怕教师告诉家长,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事务的管理过程中,第一个管理的任务,就是需要培养学生对于自己情绪的管理能力,只要学生都可以管理好自己的不良情绪,那么在课堂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强化示范,从而推动多方力量在德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对于班级管理的策略进行有效的创新和发展。
例如,学生在明知道一件事情是错误的情况下,但是出于对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学生还是做了,在班主任发现之后,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并不是说要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而是需要先对学生做这件事情的动机进行有效的了解,这样才可以找出学生在明知道行为是错误的情况下,还继续进行的原因,也就是学生为什么要明知故犯,班主任在找到原因之后,就可以与学生展开比较深刻的沟通交流,这样才可以对于学生的是非观念进行有效的培养与发展,在新时代的管理模式下,更注重的是人性化的管理,在教育行业也是如此,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就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组织家校活动
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并不是特别的成熟,所以,无论是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后,还是任课教师想要出创新教学的模式,都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任何问题,这样才可以有效的确保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班主任既需要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将学生与自己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也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并且给予学生最大的尊重,在组织家校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就需要对于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进行合理的创新和完善,这样才可以促进家校活动的圆满完成。
例如,在期中考试之后,班主任一般都会召开一次家长的座谈会,会议的内容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就是针对学生在这一段时间都是学习表现,以及这次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于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以及在课堂的学习中表现比较好的学生,班主任都会如实的告知家长,也让家长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爱护,对于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优异的学生来说,以及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不是特别良好的学生来说,教师一般都会比较委婉的指出学生的问题,这样才可以给予学生家长一个心理的缓冲时间,通过家校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非常有益的。
四、因材施教
在各个科目的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落实的教学计划中来,这是为了确保学生在课堂中对于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而在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自己对于学生的了解,通过将因材施教的管理策略运用在课堂中,从而有效的保证班级整体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样也可以丰富班主任的管理理念,让班主任可以随时的根据班级学习的学习情况,以及身心发育的特点,对自己管理班级是事务的策略进行合理的调整。
例如,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在考试之前,以及考试之后的学习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在得出学生最近的一些学习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召开主题班会,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自己在学习中的感悟,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各种集体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强化班级管理的效果,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有效的培养,班主任也可以结合教师的意见,对于管理的策略进行完善。
五、强化沟通
在开展任何一项集体活动之前,都是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因为学生不仅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也是各个集体项目中的主体,所以,班主任在开展集体活动的时候,就需要科学有效的运用各种管理班级的理论性知识,从而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凸显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在强化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也可以促进班级管理策略的创新,教师通过与学生 沟通交流,也可以反思自己在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例如,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是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尊重的,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的说出自己不喜欢一门学科的原因,或者是自己不喜欢学习的原因,以及在课堂的学习中为什么总是捣乱教学纪律,班主任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对于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通过反馈给各个科目的任课教师,因此,班主任对于自己的管理理念就需要创新发展,强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总而言之,班主任教师在制定各项班级管理政策的同时,既需要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也需要让学生参与到班级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来,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遵守班级的各项规定,促进学生纪律意识的形成,在小学阶段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管理的事物是非常繁杂的,这就需要班主任需要拥有清晰的管理逻辑,以及较强的管理能力,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班级管理理念,运用新的班级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龚晓丹.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
[2]翟艳春.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师生关系的构建[J].人才资源开发,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