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燕
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830000
摘要:对于高中阶段学生而言,该时期正是他们身心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对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认知的时期,因此,在该阶段班主任对其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意义深远。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管理经验,就如何更为顺利地在班级内开展德育教育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望对广大高中一线班主任提供帮助。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中管理;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当前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将素质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很多班主任将德育理念与自身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不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班主任作为班级日程生活的管理者,应当积极落实德育教育理念,不断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加以指导,提高学生的德育理念。同时,高中班主任应当时刻明确,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在学生学习生活中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不断潜移默化地将德育理念渗透至学生的内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推动学生更好地进步成长。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重要意义
不知礼无以立也,懂得良好的道德规范是学生融入社会的重要基础,在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各科知识,更要在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修养,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层面出发,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并帮助学生学会利用正确的眼光看待社会,使学生对当今时代的种种不良信息具有一定免疫能力。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高中班主任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其必要的工作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理念的灌输,使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的身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促使学生在面对自身过错时能够勇于承担责任,正视自己的错误,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更能顺应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对未来具有美好的憧憬,使学生养成坚定不移的坚强品德。对于班级管理而言,开展德育教育,能有效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为建设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奠定基础。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策略
(一)转变观念,开展有效德育工作
在实际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时刻树立“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在学生学习生活中逐渐向学生渗透德育理念,并且不断挖掘有效的管理手段,充分了解和掌握每名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并将其作为管理基础,利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具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因材施教原则,保证每名学生都能接受到教师的德育教育,进而有效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率。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现今学校学生基数较大,每个班级内学生的数量众多,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导致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工作较为繁重,而工作的内容也较为琐碎,使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倍感压力。基于此,班主任应当积极将自身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不断强调学生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敢于面对自己的工作压力,进而充满热情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具体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多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自身教育教学经验,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适合自己的方法策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学生的德育理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管理创新,丰富德育教育手段
在高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虽然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很多班主任积极开展了德育教育工作,但仍有部分班主任受限于传统班级管理观念,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自己仍作为班级学生额领导者,不给予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管理措施,学生在这个班级氛围中,很难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德育理念的教育了,班主任利用这种低效,死板的管理手段,严重阻碍了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丧失了班级管理的意义,进而导致实际班级管理效率下降。因此,针对上述现状,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当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积极转变自身管理理念,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班级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并时刻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情况,不断转变自身的管理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配合程度,从而使班级德育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定期举办相关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在会上勇于发表自身观点,共同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使学生通过这个过程逐渐提高自身的班级参与度,为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奠定基础。
(三)组建团队,培养学生管理能力
在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为了能使德育教育充分全面地落实到各项班级事务中,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因此会常常倍感压力。基于此,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可从班级学生间选出班干部管理团队,分担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率,使班主任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利用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准备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班干部团队不单单负责班级内的各校琐碎事务,更要为班主任分担德育教育工作,班干部自身应当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督促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生活,进而全方位地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日常联系最为紧密,最了解学生的往往是学生自己,通过建立班级管理团队,可有效发现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想必班主任直接管理更为直观,通过班干部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及时汇报给班主任,帮助班主任能够及时找到问题的解决策略,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与此同时,班主任应当在选取班干部的时候应当注意民主性,使每名学生均有参与的机会,并在选举结束以后为所有班干部进行管理培训,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使其对班级管理更有效果。同时,班主任还要关注换届问题,使每名学生都能够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班级活动参与热情,为提高学生的德育理念奠定基础。
(四)增强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班级内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若想切实落实德育教育理念,班主任只有和学生增强其沟通效果才能保证德育观念充分渗透学生内心。基于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为自己与学生之间搭建一条有效的沟通桥梁,并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不断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奠定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身心需求,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班主任应当及时向学生了解情况,掌握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根据有效性地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与此同时,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积极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帮助其将德育理念渗透到更多的学生,使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同时,班主任还应当全面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以此为契机与学生展开交流,减轻学生对班主任的畏惧心理,为班级德育教育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中班主任应当及时意识到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时刻将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为培养学生的德育理念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铭.高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探讨[J].教育,2018,(47):14.
[2]金彦斌.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读与写,2018,15(36):248.
[3]刘孟春.浅谈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与德育方式[J].新课程导学,2018,(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