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杨文英
[导读] 初中阶段的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杨文英
        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军赛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学生将小学阶段的内容进行一个深化理解,同时也是在为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内容打下一个基础。学生在这个阶段中也要接触很多的学科学习,原因在于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能力有一个了解,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够表现得更加出色。历史的加入是为了让学生对我国历史以及世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自身看待事情的角度。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的方式,为了让学生有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因此在教学的时候适当的应用这一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历史;应用问题式教学;集中学生精力;引导深度思考;锻炼自学能力
问题式教学就是将教材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种教学方式与历史的结合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更加的有把握,同时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这其中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不断去探索这其中的内容,这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提高自己的历史的成绩。
一、集中学生精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不断的接受新的知识,因此在学习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出现懈怠的情绪,他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新型教学模式的积极影响下来进行历史的学习。集中注意力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很快的找到自己的学习状态,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能够很快的掌握学习技巧,跟随着教师来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三国鼎立”这一部分内容时,对于三国鼎立,相信许多学生都有一个了解,大部分学生都有在一些电子平台或者是书籍中有一定的了解,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这让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时能够更加的主动,学生愿意参与其中。教师为了让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用问题式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学习。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困难,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需要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教师设置一个学习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回答,这样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互动,让学生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在回答的时候才能够保证正确率。比如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三国鼎立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的?”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之后进行回答。问题式教学能够集中学生的精力,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的专注,这样的教学模式积极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二、引导深度思考
        历史学习内容是非常多的,学生想要很好的进行掌握,那么就需要将这其中的知识点进行一个深度思考,思考的同时也就是在深化记忆的过程。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基于问题发现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将知识点能够掌握的更加牢固。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到了初中阶段,需要针对于历史的学习有更多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得到进步。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那么就要对知识点掌握的更加深刻,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来进行历史的授课,这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度思考,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便能够很快的得到进步。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学习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这样的话给学生一种能够直接了解学习内容的感觉,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更加的感兴趣。比如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有哪几个原因?”教师最后再进行一个回答,如“江南地区雨量充沛、人口迁移为江南地区带去了廉价的劳动力、江南地区战争较少、该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劳动人民相互学习和帮助。”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学生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能够多种角度来进行考虑,对于历史的学习能够更加的有自主性。
三、锻炼自学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是如同小学阶段一样,需要教师来布置学习任务,进而再去学习。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同时将这些学习内容进行一个很好的整理,这样在学习的时候才能够更快的得到进步。问题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能够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这让学生能够更快的得到进步,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自身的同时也能够收获历史知识。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北方民族大融合”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掌握历史知识,因此采用问题式教学,目的就是能够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的话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很快的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这一节的学习内容,学生可能会对民族融合的原因有一定的疑惑,这个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以此来解决自己的疑惑。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自己去寻找解答方案,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样学生便能够很快的提升自己,想要得到进步也是非常容易的。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他们自身也会产生许多的学习问题,其中的许多知识点学生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来进行授课,为了让学生能够锻炼自身的思维推理方式,让他们针对于一个问题来进行深度的思考,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快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历史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不断的来进行记忆和思考,因此问题式教学的方式能够辅助学生的学习,让学生高效的去掌握这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从而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李英.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7(24)
[2]米玛措姆.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4(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