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赵桂永
[导读]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提高教学效果

        赵桂永
        贵州省惠水民族中学  550600
        摘要: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现状的重要的模式。为此,本文重点阐述了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以期能够逐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政治 探究式教学 教学策略
        所谓探究式教学,主要就是指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学生在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进行新知识的建构,从而逐步实现知识理解与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从教育理念来看,探究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在教师的恰当点拨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特点。同时,借助探究式教学模式,也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难发现,这一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是十分相符的。因此,教师应该利用更加恰当的手段组织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以此来逐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审视长期以来的高中政治课程,可以发现在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以下比较明显的问题:
        第一,知识内容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在以往的政治课程中,教师通常会直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新知识的讲解,并以此为基础实设计相关的课件或者学案。对于学生来说,这种以文字为主的知识内容是比较枯燥的,所以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第二,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尽管教师逐步认识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并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仍然会不自觉地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其突出表现就是直接将知识以结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性难以得以充分的发挥。
        第三,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一些教师过于关注学习活动的结果,所以通常会利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机械的记忆与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尽管学生可以记住一些浅层知识,但是难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且无法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知识感悟。
        第四,割裂了政治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程中,教师通常会将课内知识的教学视为全部的教学任务。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局限于课堂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认知范围的扩大。
        基于上述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探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以此来促进教学活动的优化。
        二、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组织策略
        1.注重情境引导
        通常来讲,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只有使知识内容的呈现更具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强烈的学习动机无疑是驱动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动力。为了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的手段应用于政治课程中。这样一来,能够使教学内容以一种较为生动与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相对于单一的文字内容,情境化的学习资料更加有利于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如:信息技术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辅助手段,借助信息技术中的声音、影像、图像、动画等不同形式的媒介要素,能够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例,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明白不同国家与民族都有各自异彩纷呈的文化,并引导学生逐步增强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材中主要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等角度进行讲解。对于这部分内容,如果仅仅通过语言讲述的方式进行教学,必然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了教学情境。具体来讲,我借助多媒体视频与图像展示了世界上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节日以及文化遗产。

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了初步的理解,而且使其直观感受了不同国家文化的多姿多彩的魅力,并了解了这些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2.引导自主探究
        为了真正巩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转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相反,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诱导与点拨。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探究的具体方向,从而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以《面对经济全球化》为例,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性的知识探究活动。为了避免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无序性,我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几个主要的探究主题:第一,列举自己看到过或者正在使用的外国商品品牌,以及畅销国际市场的中国品牌;第二,搜集跨国公司的相关材料,调查与之有关的基本知识;第三,搜集和分析具体的案例,以此来了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想一想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哪些机遇;第四,根据相关的材料与数据,分析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弊端;第五,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接着,学生根据这几个任务展开了自主探究。最终,通过这种方式,逐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了比较准确的理解。
        3.优化课堂活动
        正如前文所述,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当前高中政治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更加丰富的课堂活动。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而且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知识的探究与思考,从而提升学习活动的实效性。
        以《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为例,在这一节中,学生学习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方式。如:社会听证制度就是其中一种重要途径。为了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更加准确的把握,我组织学生在课堂中模拟了一场社会听证会。然后,我设计了不同的场景。比如“学校附近交通线路建设”这一问题,学生经过思考,认为需要有交通局代表、校方代表、建设局代表、教育局代表、人大代表、附近居民代表等人员参加。于是,学生选择了所要扮演的角色,并自主设计和模拟了一场社会听证会。最终,这种这种形式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对相关知识产生了更为准确的理解。由此可见,在探究式教学中,合理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4.组织生活实践
        从学科特点来看,政治学科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开展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反过来讲,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也有利于使学生挖掘更加丰富的政治知识。因此,完成课内知识的教学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布置一些实践性的练习任务,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劳动与就业”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与学生的未来社会生活具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完成相关知识的教学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实践练习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要借助网络了解我国整体的就业情况。然后,要对周围参加工作的人进行调查,以此来充分了解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差异。之后,要结合相关的调查结果,尝试设计一份职业规划。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巩固了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其认识到了政治知识的现实意义。
        总之,在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策略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熟练掌握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方法。同时,随着教学情况的变化和学生的发展进步,还需要及时对教学手段进行调整,从而充分保障实际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迎燕.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12):368.
        [2]陈晓梅.高中政治情境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163-164.
        [3]吴剑秋.高中政治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7,(1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