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潘雪琼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与规律,

        
        潘雪琼
         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与规律,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师有效达到课堂预设目标和发展学生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为此,高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能够根据学生的现实发展情况,积极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提升学生学习过程的愉快体验性,从而为高效地理有效教学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何为有效教学。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教师投入最少的教学时间、教学精力、教学物力的基础上,能够帮助学生在有效课时中获取最大化的知识受益,这为有效教学。而不是以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大小、效率高低为衡量标准。为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中,教师需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立足人本理念的教学原则上,积极探索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实际需要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课堂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下,才能助力教师教学的事半功倍。为此,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感悟基础上,谈论三个方面的教学看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一、转变传统观念
        思维意识决定行为逻辑,只有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才能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但是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旧存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使得课堂教学过度重视知识讲解,对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培养比较欠缺,不利于学生地理学习的长远发展,还需要地理教师能够提高自己教育站位,增强自己责任意识,改造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和学生观,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愉快体验性,进而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保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有效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水循环”的内容上,在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到课程内容后,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开展社区式采访调查活动,对对不同小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继而在调查中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二、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集合声光影像为一体的教学工具,能够将传统静态化的知识表现转变为动态化、形象化、直观性、立体性的知识表现,这样不仅地理知识的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的学习理解。也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很大激发的效果。这样在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下,将会提升课堂教学的事半功倍,从而为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教学《地球的圈层结构》内容时,教师引入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使用模块化的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时对地球各个圈层的切面图进行直观展示,这样学生在直观具象、动态立体的知识表现上,将会达到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目的。其次,高中地理教师也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对该节课的知识组成,如: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等进行展示,并借助PPT课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具体化和形象化讲解,还可以借助交互工具和班级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课堂互动,进而不断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最后,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为学生展示对应的随堂练习题目,推动学生一起通过题目来分析地球的圈层结构,并积极地在该过程中给予学生随机性的提问,进一步地巩固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果。
        三、开展分层教学
        教学评价是高中地理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对班级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进行评估,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助力教师更加准确了解不同学生学习的基础情况,也帮助学生查找自己学习的不足性,完善与巩固学生的学习薄弱点。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情况,开展分层教学评价,这样将会避免两极分化的现象,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首先,在实施分层教学评价上,应该设计差异化评价标准,如:后进生、基础层次学生、提高层次学生的不同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标准要具有一定难度系数,确保后续分层评价的顺利实施。其次,评价过程不仅进行结果性评价、点评性评价,还有增加多元过程性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进行赏识化、肯定性的评价,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群体上,这样在教师鼓励、肯定学生的学习表现上,将会激发学生更强的学习动力,提升教师转化后进生的效率,从而助力教师有效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实现自己最大化的学习成长。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研究中,教师必须立足围绕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教师提出的教学方法,不会出现形式化、拿来主义现象出现,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才能提升自己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实际性,进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在学生良好学习状态下,才能为教之有效、学之高效的课堂奠定良好实现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玲娟.高中地理构建参与式课堂的措施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6):26.
        [2]郭琴.生本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