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 申奎
[导读]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蕴含着无数的历史文化瑰宝

        申奎
        摘要: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蕴含着无数的历史文化瑰宝,历史课程则是为初中生讲解历史文化的必要途径。在现阶段内部分教师对于初中生历史教育重视程度稍有不足,导致初中生在历史课堂学习中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初中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快速增长。如,初中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较为薄弱、学习能力水平较低、学习范围较为狭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初中生历史学习发展的重视程度,促进初中生历史学习成绩的提高。以下,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教师;历史;教学手段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加速阶段,在此阶段的初中生智力发育速度较快,对于知识的需求量增加,在学习全新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已学知识进行温顾复习,以充足的历史基础知识来备战中考。但由于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方面缺乏相应的教学手段,为初中生带来的学习体验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限制了初中生历史学习水平的快速增长。对此教师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信息化教学以及课外拓展教学等手段,提升初中生的历史知识学习体验,以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效率,促进初中生历史素养的全面增长。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有待提升
        学习兴趣是初中生对于各种历史知识的求知欲望及学习主动性的综合体现,在现阶段内部分初中生由于学习压力的较大,身心处于较为疲倦的状态,为此,初中生学习状态低下的同时严重影响其学习兴趣的发展,不利于初中生历史水平的增长。
        (二)初中生历史学习能力有待增强
        初中历史教学是一门较为严谨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明确讲述某件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背景、经过及其产生的影响,并从中体会出相应的家国情怀思想,但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下,“灌溉式”的教学方式易产生单调的教学体验,限制初中生历史学习的活跃度的同时,还会影响初中生历史思考发散思维的成长,进而阻碍初中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增强。
        (三)初中生历史学习范围有待扩大
        初中历史的学习如果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则会严重影响初中生历史时间轴观念的建立,片面的历史知识学习会影响初中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梳理,难以让初中生形成鲜明、清晰的历史观念,使初中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为薄弱,限制了初中生未来历史学习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感也存在着相应的的困难局面。
        二、初中历史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使用游戏化教学,提升历史学习兴趣
        游戏化教学是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与初中生贪玩、好耍的天性进行结合,使初中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节中掌握历史知识。教师使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释放学生积累的学业压力,使初中生全身心的融入在游戏氛围当中,主动参与教学,以打破传统的被动式教育教学,保持初中生的思维活跃度,提高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使用游戏化教学来提升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以达到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例如:教师在教学“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时可以使带领初中生以游戏演绎的形式重现文中的历史场景。汉代的科技发明中最为令人瞩目的便是“造纸术”,游戏演绎情景为两名学生分别扮演使用“竹简”及使用“纸”的学士。第一位学生抱怨“这竹简沉甸甸的,不仅翻阅费力,而且携带不方便”,另一位学生入场“阁下为何不使用“纸”来替代“竹简”呢,你看“纸”如此轻便,翻阅省力携带也极为轻松”。

第一位学生表示疑问“这位先生口中的“纸”是何物,为何它可以代替“竹简”呢”,另一位学生为其讲解“阁下有所不知,“纸”这种事物乃是我大汉发明的宝物,你手中的“竹简”可以做到的事情,我手中的“纸”一样可以做到,甚至比它做得更好”。教师以游戏演绎的形式,充分将汉代“造纸术”制造的“纸”的优势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游戏环节当中加深学生对于汉代历史发明的印象,增强初中生对于教材知识的把握,以愉快的游戏氛围代替枯燥的书本教学,实现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提升。
        (二)利用信息化教学,增强历史学习能力
        信息化教学是教师利用现代科技的便利,依靠各种多媒体设备为初中生进行教学的手段之一。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将单调的书本知识以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初中生面前,打破传统教育格局的同时以富含科技感的教学内容增强初中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多种信息化设备的灵活运用提高初中生历史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为初中生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来增强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青铜器与甲骨文”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将课堂气氛活性化,以直观的视频观看代替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板书,净化教学环境的同时,精致的教学视频可以集中初中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初中生学习效率更加高效。微课教学也是信息化教学的手段之一,教师以微型短视频的形式为初中生讲解各式“青铜器”的作用及“甲骨文”的文字意义;微课教学以较短的时长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初中生的学习时间,在教学时初中生消耗少许流量即可下载观看学习,锻炼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网课教学则以网络作为授课平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带领初中生观看“青铜器、甲骨文”的演变历程,使初中生足不出户即可进行知识学习,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下有利于降低初中生的学习抗拒心理,保持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活力。教师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立足于传统教育模式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延展教育,赋予书本知识“生命力”的同时,提升初中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初中生的学习能力。
        (三)运用课外拓展教学,扩大历史学习范围
        课外拓展教学是教师将初中生的历史知识学习脱离教材的束缚,运用初中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书籍、视频等事物教导学生历史知识的教学手段。教师使用课外拓展教学可以丰富初中生的精神世界,以更加全面的历史事件讲解促进初中生历史时间轴的建立,使初中生可以熟练把握各个时间节点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增强初中生历史知识梳理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可以运用课外拓展教学来扩大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范围。
        例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初中生阅读优秀历史书籍,充实初中生的课余生活。如《二十四史》,该书是中国古代各朝代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该书由历史传说的“黄帝”开始,于明朝崇祯十七年截止,书中详细记载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天文地理等等,但由于该书阅读难度较高,教师在初中生观看时可以为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使初中生可以更加轻松的理解到书中所记叙的历史事件。又如《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其中主要记载了春秋战国到宋朝建立前的历史事件,该书内容以各朝代的历史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辅之以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历史人物评价,在初中生阅读时可以看到到各个时期影响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感悟到宋神宗对于该书的评价“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教师运用课外拓展教学的手段,结合各种优秀史书的阅读学习,可以提升初中生对于各个历史时间节点的认知,加快初中生历史时间轴观念的培养,拓宽初中生历史学习渠道的同时扩大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范围,促进初中生历史素养的全面增长。
        综上所述,虽然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问题,但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增强初中生的历史学习体验,促进初中生历史学习水平的增长,为初中生奠定良好的历史基础,进而推动初中历史的教学进程。
        
        
        
        参考文献:
[1]何琳.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的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8(12):141.
[2]饶贵华.刍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37+146.
[3]王德.探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新课程(中),2018(09):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