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凯
湖北省宜昌市深圳路小学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后,教育模式中出现了许多新名词,激励教学便是其中之一。激励教学尽管是只有七年历史的新型教学模式,但是其结构已趋近完善,而且经常被教师用作日常教学之中。小学体育中的跳绳教学对比其他体育教学更加简单,学生学习比较快速高效,但是带来的负面因素也是比较明显的,学生会更快的丧失学习兴趣,而且小学生自制力和体力都相对较差,激励教学更有利于维持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激励教学;小学体育;跳绳;教学应用
一、激励教学的背景
激励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相对于传统教学,激励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这是传统教学中没有注意到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实在教育发展以来,大部分都老师都有过或多或少的激励教学的经历,只不过在当时还没有提出激励教学这一概念,老师和学生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教学模式,比如,在某一位优秀的学生遇到一个低峰期而感到迷惑时,老师会有从一开始和学生的谈心到给与学生足够的肯定的行为,然后学生重拾信心,学习成绩再次到达顶峰,这就是激励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只不过在当时,老师和学生都无法意识到这一教学模式,大家都会任务是学生心中充满了茫然,而老师帮忙解开其心结才令学生恢复以往的学习效率,这可以说是激励教学的前身。在激励教学中,有正激励教学,肯定也会有负激励教学。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时,老师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批评讲话或者行为上的不赞同,这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调整自己的心态。总而言之,激励教学是在适当的时机给与学生一定的鼓励或者批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加努力的完善自我。
二、激励教学的目的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从广义上讲,就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自己累积的经验,这种教学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的。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激励教学更容易拉进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教师这一职业从古至今都是极其神圣的,尤其在小学生眼中,老师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所以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一直存在一层薄膜,而激励教学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更容易把老师当作朋友对待,只有师生关系融洽,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对多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相互影响的,比如,学生看见同桌在玩游戏时,便会按耐不住自己也去玩游戏,反之,当看到同桌在学习时,学生会产生危机感,不由自主的也开始学习。想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就需要学生有好学心,而激励教学就可以满足这一条件。老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激励学生好好学习,,这就可以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各个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增强跳绳教学效率
小学跳绳课堂上,困难之处不是跳绳的动作,而是学生的毅力和体力。跳绳是常见的健身运动,大部分小学生在还没有上学之前就接触过,由于跳绳操作简单,只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以及手脚协调就可以操作的很好,所以跳绳教学比较容易学,也很容易上手。小学生的好奇心较重,在对某一事物了解后,很少会有小学生想再次接触,所以跳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效率极低,跟多学生跟着老师进行基本操作后就不再练习,而是和同学聊天或者玩其他的。激励教学会让小学生朝着某一目标一起努力,而且小学生的跟从性较高,一旦有一小部分学生进行练习,其余学生也会跟着一起进行练习。这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不爱进行体育运动的问题,可以更好的增加老师的教学效率,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运动,达到强身健体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激励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语言激励法
小学生虽然比较喜欢打闹,但是一但进行体育运动,小学生们的体力跟不上,这就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一步一步的加强体育锻炼。在生活富足的21世纪,家长对于小孩子比较宠溺,孩子说什么,家长只要认为影响不大就不会阻止,所以在让他们加强体育锻炼时,一定要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小孩子比较喜欢大人们的肯定,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也是一样的,一旦发现学生有松懈的情况,要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可以发现他们会继续坚持进行跳绳运动。在发现小学生体力不支时,一定要组织好语言制止小学生继续运动的行为,小学生正处于高速长身体的阶段,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身体问题,避免出现关节损伤的状况。此外,当发现学生不按照要求进行跳绳运动时,一定要用激励的语句和小学生沟通,这样会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老师的意见,也不会激起他们都逆反心理。缺点是语言激励法更适合一对一的交谈,一旦是为多为学生进行鼓励时,这种激励方法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二)行为激励法
有语言激励法自然也会有行为激励法。相对于语言激励发,行为激励法更偏向于具体的实物。比如,在对一位即将停止跳绳但是明显体力还很充足的学生进行激励时,语言激励可以是对学生说“加油,马上就50个了”,这样学生会有继续运动的动力;而行为激励法,可以在运动开始就制定目标,比如说完成50个跳绳的同学在下节课不用进行集体跑步,那么厌恶跑步的人一定会积极跳绳,以此来躲避下节体育课的跑步活动。行为激励法比语言激励法范围更广,而且可操作空间较大,适合在有同一目标或者同一追求的人群使用。
(三)荣誉激励法
荣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神圣的。在小学体育跳绳的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每位学生的跳绳个数、动作的规范程度以及学生的体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最终选取最优秀的学生担任体育委员的职位,这一行为可以激励想要担任职务的学生的进取心,从而更加努力的完成跳绳运动,而其他学生也会在这部分学生的带领下提交效率。职务只有一个,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评优评先,给与学生他们最想要的荣誉光环,这样在每一节跳绳体育课堂上,大家都会使出浑身精力从而获得最后的荣誉称号。最重要的是,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展示自己才能,当学生认为在这节体育课中可以获得老师足够的注意力时会努力表现自己,所以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有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四)竞赛激励法
在进行跳绳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经常举办一些跳绳活动,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热爱跳绳教学。老师在举办一些竞赛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而且通过竞赛的方式,会让学生更有成就感,在下一次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结束语:
激励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教育模式,尽管它出现的时间不够久远,但是在教育学中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提升老师的教学效率,而且方法较多,非常适合用在小学生的教学模式之中。
参考文献:
[1]林金鹏. 分析激励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 000(001):231-231.
[2]陈喜新. 试分析激励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J]. 速读(中旬), 2019, 000(006):267.
[3]林金鹏. 分析激励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 000(001):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