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伟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中学初中部 523560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体育篮球高效教学策略,从立足学生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引入体育游戏,提高趣味程度;树立良好榜样,培养体育品德;利用课下时间,开展比赛活动;合理教学评价,促进有效反思五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高效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生活质量获得极大提高,与之相对地,学生的肥胖率也在逐渐提升。可以说,在当今,大多数学生的运动量是明显不足的,这也让中小学体育的教学变得更加重要。篮球是一项社会普及度相当高的运动,其不仅是初中体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在长时间提高学生运动效果,培养学生健康身体素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故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落实新的教育理念,也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此有效提高初中篮球的教学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身体素质。
一、立足学生差异,开展分层教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因材施教”的理念就被孔子提出。而在现代,在“学习者中心”理念充分流行的当下,构建个性化的学习情境也成为了每门学科都需要做到的一点。相比其他学科,在篮球的教学中,一方面,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在生活中流行程度很高的运动,受兴趣的影响,学生的篮球技能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统一的教学无疑是不利于学生全面进步的。故在初中篮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差异,开展分层教学。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合理划分教学小组,向不同的学生教授不同的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合理划分练习和对抗小组,以有效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
例如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发送一段自己打篮球的视频,对学生展开测验,以简单地掌握学生的篮球技能基础。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即可以将学生简单地划分为基础组、提高组和熟练组,向不同小组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布置的个人练习活动中,简单组的要更加偏向运球、投球等基础动作,提高组和熟练组则可以对准确度提出一定的要求。而在对抗性游戏的分组中,教师也要注意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小组,以做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增加对抗性活动的悬念。这样,通过分层的教学方法和小组划分,教师有效地为每个学生构建了适合学习的内容,这对于提高总体的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引入体育游戏,提高趣味程度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是何种学科的学习,学习兴趣的激发都是影响教学效率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游戏教学法是以游戏情景辅助教学的方法,其相对切合学生的认知特色,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相比其他学科,体育课多在室外展开,这让游戏的开展更加方便。而在篮球教学中,虽然这一运动本身趣味程度较高,但基本技能的学习却并非全部如此。这也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入体育游戏,以趣味的练习提高学生参与程度,有效提高学生课上的运动量,更好地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例如在“传球”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关于传球的对抗游戏。在这一游戏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到三组。其中每组的大部分学生围成一个大圈,里面包围着几个学生。游戏开始,外围的学生负责传球,而圈里面的学生负责拦截。球被拦截或者无人接住均算失败,即需要传球的学生与里面的一个学生换位。而相比单纯的传球运动,在这样的体育活动中,教师能明显发现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更高。这样,通过体育游戏的引入,教师有效提高了练习活动的趣味程度,这对于学生课上运动量的保持有一定的作用。
三、树立良好榜样,培养体育品德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在现代导师制的影响下,学生良好品德培养不再仅仅是班主任的职责,更是所有学科教师的工作。
体育品德本身就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良好品德的培养中,一个好的榜样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篮球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积极讲述篮球运动员的故事,以有效培养学生体育品德,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例如在篮球的引入中,教师就可以讲述科比在凌晨四点练球的故事。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简单播放科比在NBA的职业历程及其比赛精彩集锦。而相比传统的导入方式,在精彩集锦的观看中,教师发现学生注意力相当集中。而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还可以询问学生的感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科比的刻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样,通过科比故事的引入,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入了良好榜样,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不畏艰苦、拼搏奋斗的品格。
四、利用课下时间,开展比赛活动
在现代的教学理念下,体育教学不仅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样重视培养学生课下运动的能力和习惯。阳光体育即是这样一种理念,其要求学生在课下,在大课间活动走到操场,保证每天一小时的运动量。比赛是篮球重要的活动,在篮球这一运动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受班级上课时间的限制,课堂的比赛活动往往长。另一方面,大课间以课间操为主的活动也相对单调。在课下,尤其是大课间开展比赛活动有着巨大的益处。故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利用大课间的时间,开展篮球比赛活动。
例如在篮球所有的内容教学完毕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同年级的几个班级开展比赛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每个班级选择构成不同的小组。由于时间较为充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正规的小组赛+淘汰赛的赛制进行,获得最后胜利的学生小组,教师还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不仅能让学生对篮球世界比赛的规则有一定的了解,还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积极性。这样,利用大课间时间开展比赛运动,教师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课下进行篮球运动的习惯,还丰富了大课间运动的种类,更好地落实了阳关体育的理念,可谓是一举两得。
五、合理教学评价,促进有效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作为引导反思的重要步骤,教学评价对学生反思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也成为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不仅需要教师结合分层教学的理念,进行分层评价,赋予每个学生一定的成就感,也需要教师引入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丰富评价的主体,以落实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也只有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构建评价方式,教师才能更好地构建切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量表为主要的评价方法。在量表中,教师需要构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多个栏目。其中,小组互评和家长评价不必每次都有,前者主要用于篮球比赛、游戏等小组活动中,而后者则主要用于学生日常在家庭中的锻炼中。在教师评价部分,教师则需要立足于学生原本的水平,即在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分组进行。如基础组的学生即使是在比赛活动中表现得并不好,但只要能积极参与,教师即需要予以一定的鼓励,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而面对熟练组的学生,教师即需要在鼓励的基础上积极指出其失误。这样,通过合理地评价,教师能让学生全方位地有效反思,这对于学生篮球技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作为现代流行程度相当高的一种运动,在初中篮球的教学中,教师即需要充分结合分层教育、游戏教学、阳光体育等一系列教育理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更好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未来知识性学科的学习和健康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良辉.试论初中体育篮球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华少年,2018(30):156.
[2]姚宇.分析初中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5):53+55.
[3]谢晶.初中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途径分析[J].运动,2017(07):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