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之《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任留林
[导读]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

        任留林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欣赏本文写作特色,感受赋的特点。
3.品味语言,欣赏本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4.了解秦亡的原因以及作者写作的背景和目的。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学习本文中修辞手法及写作特色。
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安排
要求学生课前做好以下几点①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认准音,疏通文意;②反复诵读;③把本文重要文言字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罗列出来;④画出文中修辞语句,并指明其用的具体修辞手法。⑤查阅资料了解秦亡之因以及探讨作者写作目的;⑥提出疑难问题。
学生交上来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经筛选整合后的汇总表,如下(课前打印后发到学生手里)
1.重要文言字词的含义

第一段    ①六王毕,四海一毕:完了,结束。
②骊山北构而西折    构:动词,架木做屋,引申为建筑。

第二段    ①杳不知其所之也                杳:无影无声,形容声音的遥远。
②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丽。

第三段    ①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心:心意,意愿。
②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纷:多,繁华;念:顾念。

第四段    ①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如果。爱:爱护。
②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为:做。
2.古今异义词

第一段   
①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古义:指宫室建筑结构错综复杂精密。                               
今义: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
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第二段   
①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第三段   
①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
今义:怜悯。
        
3.词类活用

第一段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骊山:名词作状语,从骊山;
    ②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腰、缦: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第二段    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②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 

第三段    ①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第四段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名词作动词,族灭。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4.特殊的文言句式
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判断句
②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判断句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状语后置句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5.学生理解有难度的句子
①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②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6.文中的修辞句及修辞手法

夸张共29处    ①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②明星荧荧,开妆镜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比喻共23处
    ①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②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7.学生提出的疑问
①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篇幅来写阿房宫和宫人们?
②本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宫殿和宫女们的生活的?
        板书:阿房宫赋   杜牧
        二、请学生花4分钟浏览课前自学情况筛选整合后的汇总表。
        三、集中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1、翻译并疏通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的句意。
2、明确修辞句的修辞手法并探讨出每一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合作探究
        问题①全文四段可分几大部分?请概括各部分大意。
1、2段为第一部分,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宫人们生活荒淫、奢靡。
3、4段为第二部分,议论分析“秦爱纷奢”致亡的原因,表达作者写作目的。
        问题②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篇幅来写阿房宫和宫女?
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是为了突出秦始皇穷奢极欲,挥霍无度,为后文议论做铺垫。
        问题③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他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
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借古讽今),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不然也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四、总结全文
《阿房宫赋》脍炙人口,曾得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崇高评价。铺叙描写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使得文章有物有事有情有理,具有强大的艺术力量。 文章为了铺叙其事,运用的语言也是相当精美的。它时而用对偶排比,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声韵和美,节奏明快。时而骈散兼行,长短急徐,错落有致,显得文气走动,通达流畅。其文辞华美,想象丰富,气势宏伟,既有激情,又蕴深意,令人感动,发人深思,堪称“文人之赋”。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搜集杜牧的相关诗文词赋,进行自主阅读和相互交流,开拓视野。
        六、教学反思
《阿房宫赋》是高中人教版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中自主赏析的一篇文章。“少教多学薄积厚发”式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的提升。但学生的文言知识水平不一样,学习情况也不一样,这样的教学只能就大多数学生提出的问题而言,不能对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这是欠完美之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