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苏裔前
[导读] 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科学教育的入门课程

        苏裔前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青华学校  325802  
        摘要: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科学教育的入门课程。它的内容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领域,是学生系统学习科学知识的伊始和萌芽阶段,能够为其今后更好的展开更多科学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加强对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视程度,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从多方面着手,落实多样化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本文以浙教版教材为参考,以七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将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有效的落实到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中来,给出了三个策略,并辅以案例佐证,希望能够对一线教师更好的展开初中科学教学实践活动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科学;教学策略;有效落实
        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在此理念的引导下,不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诉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考虑学生的不同要求,展开更具有针对性,更科学合理有效的科学实践教学活动,为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收获更好的科学学习效果,实现更专业、全面、多元的成长和发展进步。为此,本人在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初中科学教学实践经验,就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习欲望
        科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和科学的密切联系,并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利用科学知识去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兴趣,而且还能够拉近科学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拥有更好的科学学习体验。而以生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所选择的生活素材,创设的生活情境,布置的生活作业等所采用的生活化教学法都能够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真正的去考虑学生的生活,而不是将大人的世界、想法、思想强加给学生。
        例如,我在展开“汽化”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就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帮他们回忆了这样几个情境:为什么夏天在游泳池游泳,上来之后感觉非常凉?用棉签蘸着酒精在自己的手背上擦一擦,为什么感觉非常凉?酒精为什么有物理降温的功效……此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出相应的答案,我则从学生的答案入手展开“汽化”知识的教学,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二、科学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探索,在实际展开初中科学教育教学活动时,注重问题的设计和提出,不仅能够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引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思考,给予学生学习科学、分析科学、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思路,对于学生获得更好的科学学习效果有着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以生为本理念下的提问,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诉求、学习状态,并做到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这样的提问才更有价值,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科学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相关知识时,就给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光的反射和折射?二者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怎样区分?生活中哪些是光的反射现象?哪些是光的折射现象?他们有什么不同的用途……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开始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意识到了学习科学的重要作用,学习的热情有所激发,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最终在我的带领下,获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三、实践活动,发挥学习主动
        科学知识的学习、探索和获得,仅靠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容易让学生有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因此,我们一线教师在实际展开科学教学活动时,要有意识的开展一些有价值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一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二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实现知识的拓展延伸,能力的有效提升。以生为本理念下的科学实际活动,既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也需要对学生多一点引导、鼓励和支持,帮助其建立学习科学的自信心。
        例如,在展开“力”相关知识的教学时,在向学生讲解完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就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的测力计,水平仪。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温习所学习的力的相关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实现了复合型的成长和发展。
        总的来说,科学是初中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其重要性更是日渐突出,我们一线科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当然需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艰巨而神圣的使命,努力探究出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此来为学生打造真正高质、有效的课堂,当然,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够完善,给出的联系生活,激发学习欲望;科学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实践活动,发挥学习主动三个策略仅供参考,相信,在更多科学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精彩和魅力,取得更优质的科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鸿. 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5):486.
        [2]丁爱娟.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学策略的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中), 2010(11):65-66.
        [3]陈旭海. 初中科学概念教学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47-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