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馨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吾峰中学 362607
摘要: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落实,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就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也是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树立学生良好法治意识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学方式的丰富性是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重视教学理念和现代化相结合,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开展,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思维发展和认识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其他事物的影响,对学生以后的人生成长产生了消极的作用。而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法律意识。既能够让学生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认知法律而不去触碰法律。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更加丰富和科学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通过教学方式的全员性创设良好氛围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仅仅是通过理论性传输的方式,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更加系统地学习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快速地提高学生的水平。但是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挥。在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要重视教学开展的全员性和互动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融入到教学当中来,既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师生情长》这一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重视教学开展的全员性,以此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首先,教师要对自己进行自我介绍,让学生能够了解教师,同时也能够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之后教师要开展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教师,并探讨学习中每一位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教师,并且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不同风格的教师。同时还能够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创设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通过教学方式的延伸性丰富学生认知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树立学生法律意识。但是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内容局限在了教材之上,教学方式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限制了学生认知的途径。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应用到了教学当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丰富学生的认知。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认知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例如在《交友的智慧》这一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延伸性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交友的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首先,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建立友谊和呵护友谊。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例如学生们所熟知的“TFBOYS”,首先播放他们的歌曲,以此为教学导入。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认知他们之间是如何建立友谊、呵护友谊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知识。
三、通过教学方式的实践性掌握教学内容
仅仅是依靠教学理论性的讲述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是不能够很好的提高教学效率的。
我们要清楚的是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效率。相对于理论性知识的传输来说,实践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知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还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教学方式的实践性对其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
例如在《法律为我们护航》这一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入地认识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在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未成年人是否需要特殊保护”为论题,让学生自由选择,然后开展辩论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收集论点的方式自主地学习教学内容,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同时还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通过教学方式的生活性渗透德育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学之所以难以开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评判标准。仅仅是通过随堂测试或者考试的方式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而最能够体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就是学生生活中的日常行为。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和生活化的教学渗透是教学开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重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教学内容,并且能够在生活实际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其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生活,也能够让学生更加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例如《我和我们》这一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重视教学开展的生活性。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预习教学内容。或者是教师开展集体性的户外活动,例如打扫校园卫生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也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通过这样的生活性教学方式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五、通过教学方式的体验性提高教学效率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基础之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清楚地意识到良好教学氛围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沉浸式的教学体验。让学生能够在体验的过程中认识教学内容,运用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互助的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既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民主决策选举班干部的情境开展教学,以小见大,让学生对我国的选举制度和国家的机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和参与到整个过程和环节当中,让学生能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总而言之,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是具有全面性的同时,也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之下,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德育教育的开展,还要重视法治教育的开展,将两者相结合健全学生的人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月嫦.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00(035):P.52-53.
{2}马龙门.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