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婷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下应中心小学 315100
内容提要:汉字起源的“象形”性特点,使汉字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因此,我们在日常书法教学中应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汉字的审美意蕴,进行趣味性的书法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提高书法教学的效率。本文就汉字美的两个主要方面:笔画美和结构美,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趣味性书法教学加以阐述。
关键词:汉字 审美意蕴 笔画美 结构美 趣味性教学
汉字的书写之所以能升华为书法艺术,源于汉字的丰富的审美意蕴,汉字起源的“象形”性特点,使汉字蕴含着丰富的形象化内涵。小学生普遍是形象思维发达,他们对形象直观的事物容易感知、乐于接受,而书法概念较为抽象,教师如能把枯燥、抽象的理论及技能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循循善诱、不断启发,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日常的书法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汉字丰富的审美意蕴,进行趣味性的书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一、汉字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汉字是审美性文字,因为汉字源于“象形”,起源于对自然物象的摹写,在汉字的原创中充分摄取了自然美的精华。我们的先人在造字时,或“因物构思”,或“博采众美”,创造出丰富多彩、生动优美的形象。汉字的审美意蕴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笔画美:笔画美主要可从笔力、笔势等方面加以感受。
1.笔力:笔力是笔画美的第一要素,笔画要有力度,以达到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古人经常能联系生活物象,感悟汉字点画的形态之美,如卫夫人的《笔阵图》评论书法的笔画:“点画如高峰坠石,横画如千里阵云,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折画如劲弩筋节……”这些形象化的比喻,让人充分地表现了汉字笔画笔力美的内涵。
2.笔势:笔势也是笔画美的主要因素。笔势是每一个笔画的位置、长短、粗细的态势,书法挥毫下笔应一气呵成,运笔时做到逆锋起、回锋收、行笔轻重缓急,让字的笔画富有质感,富有生命力。汉字的点如人的眼睛,神采熠熠;主横相当于人的两肩,主竖相当于人的挺直硬朗的躯干腰板;撇捺像翩翩起舞的少女手臂,要舒展自如,气度不凡。
3.意象美:从审美角度来说,笔画具有意象美,须拟物化,笔笔皆有意象,例如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并序《说点章第四》中仅仅点画一个笔画就有“或如蹲鸱,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或若鹗口,尖如鼠屎”等丰富的比拟。
(二)结构美:汉字的结构是正确、巧妙地组织笔画,使每个汉字的所有笔画按规律布局合理,达到美观的要求。主要表现为:
1.稳定美:汉字的结构美首先体现在重心平稳,每个字都要站得稳,行得正。从书法的角度来审视,其形态结构具有建筑之美,有的如摩天大厦,瘦劲挺拔,如宋徽宗的“瘦金体”;有的如故宫庄严的宫殿,雍容大度,如颜真卿的楷书;有的甚至像意大利比萨斜塔,奇崛天成,如魏碑。尽管形态结构千姿百态,但都遵循一个原则,就是重心平稳。
2.呼应美:每个字都是一个整体,每个笔画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每个字的结构就像一个人的外表,眼睛鼻子等各个器官长得恰到好处才漂亮,并且能相互映衬照应,字才能气脉相同,精神焕发。
3.和谐美:匀称和谐是汉字结构美的主要表现形式。每个字的各部分所占的位置、大小比例都要合理,汉字的结构有的平正匀称,有的参差错落,有的避就相让,一个合体字就像几个好朋友挤在一间房子里,都很谦让,想把地方让给好朋友。因此汉字的结构中又充满着礼让和谐的人文内涵。
也正是以上这些因素,为我们进行趣味性书法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挖掘汉字的审美意蕴进行趣味性书法教学的必要性
(一)基于书法课程的内在特点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书写中体现汉字的优美”和“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的具体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趣味性的书法教学,让学生临摹、欣赏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汉字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文字的深厚情感。
(二)基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挖掘汉字形体美内涵,进行趣味性教学是学生的思维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思维发展的过程是从具体性、形象性到抽象性,从低级到高级。因此,老师把枯燥的练字过程的情趣化是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一条捷径。教师运用形象化语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汉字的形体给学生留下最直观、具体、生动的印象。汉字形体美在学生的心中不再是抽象的符号了,变成充满情趣的视觉语言。这样,既充分激起了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基于书法教学效率提升的要求
汉字审美意蕴的艺术表现形式非常简练,就是笔画和结构,纯粹的笔画和结构技法的指导也比较抽象,会因学生理解力差,接受能力弱而使学习效率低下。如果教师在语言表达方面过于抽象化,就会造成与学生间的心理隔阂,影响了教学进程与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挖掘汉字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运用趣味性的教学,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提高书法学习效率,提升书法教学的质量。
三、巧挖汉字的审美意蕴进行趣味性书法教学的方法
深入挖掘汉字审美意蕴,巧妙地进行趣味性书法教学,教师要抓住汉字形体美的笔画美和结构美两个主要方面,运用形象化的教学语言、趣味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书写中体验汉字美的基础上,使书写汉字成为一种富于情趣的生命形象,并逐步学会写字技巧,促使学生的写字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一)比喻联想,激活笔画
笔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笔画、字形,引导学生与自己熟悉的事物相比较,运用生动形象的物象对单个笔画来做趣味化的比喻,让学生从生动有趣的形象中,感受笔画之美,并学会这些笔画的写法。
(二)联系生活,激活字形
汉字的形体和结构特点比较抽象,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教学中,应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情趣化。
(三)媒体辅助,激活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汉字形体技法的演示指导局限性很大,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很好地解决诸多难题,让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有效。
(四)口诀诵读,激活要领
书法口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对学生把握汉字笔画、结构中的难点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动作表演,激活美感
人体的动作是最丰富、最富有美感的。人体的美妙动作姿态,往往和汉字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认识、理解汉字笔画部首的组合特点过程中,用动作表演这一形式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汉字书法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只有巧妙地挖掘汉字的审美意蕴,进行趣味性的书法教学,一定能进一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汉字、对书法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文字、文化的深厚情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2013年2月)
2.王苹《汉字的线条美和结构和谐均衡美》(<<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莫云峰《浅谈汉字形体的特征及其美学意义》(<<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01期)
4.陈永林《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语文教师》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