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深度教学理念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李 敏
[导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

        李  敏
        四川省营山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637700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深度教学,何为深度教学?深度教学的目标与宗旨?等等,教育的目的在于达到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通过学习平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立足于学生的情感、思维、感知、价值观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核心素养   深度教学    观念更新    提高素质
        深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思考问题的措施、办法,最终将问题得到解决。同时,通过深度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发展,能够较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成为社会发展道路上的栋梁之材。
        一、学习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整个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必须将学生学习的主体能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要尊重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课前预设,凸显以生为本理念
        活动中的师生共用的导学案是开展活动的蓝图,而且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导学预案充分体现了课时化、问题化、方法化、层次化、参与化的原则;充分凸显了渐进性、层次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充分突出了“四有三线”(四有:眼中有学生、脑中有方法、心中有课标、手中有素材;三线:体现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的策略,真正达到了提供学生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去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目的,最大限度对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化知识、迁移知识,最终形成能力。
        2.活动设计,滋生学生参与意识
        “以学生为中心”,最根本是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即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习得和发现知识”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以小组为学习群体,促进小组学习活动落到实处,通过小组互助学习,同学间交流,最大限度地让组内学生都能够参加讨论,其目的有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互帮互助。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探究;无论是基础知识习得,还是即时训练,都体现了“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练习在前,讲解在后;活动在前,结论在后”的参与理念。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参与讨论;在展示活动中,参与交流。
        3.分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深度教学课堂需分层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分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在学生分组上,小组学习立足于学生具体学情(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等)合理分组,并明确指出各组之间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滚动的,交互式的。在教学目标上,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目标中,各个阶段都有教育目标、学习目标,内容方面也是如此划分到位。在教学内容上,教师着眼于学生实际,对于基础差的,降低难点,精讲多练,使学生能学得进,跟得上;对于基础一般的,精讲精练,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于基础好的,少讲多练,力争全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感情融洽增进师生和谐关系
        1.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深度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于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融程度。因此,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要将学生视同于组织活动的同伴,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获取更多知识。
        2.构建对话与交流的师生关系
        深度学习活动中,需要学生与教师的有效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较好完成学习目标;同时,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去组织学习活动,给学生指导与关怀,便于学生在较短的课堂时间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3.构建了尊重与关爱的师生关系
        为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搭建平台,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走进学生当中,亲近学生,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检查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掌握学生合作的程度,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度;引导学生尝试发现、合作探究、体验成功;肯定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良性的双边互动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充分凸显
        1.教学准备行为由“备知识”转向“备学生”
        深度教学需研究“怎样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强调教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交流的集体备课方式;要求教师参阅相关资料信息,编写导学预案,并体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流程;教学目标要站在学生角度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备学生时,要了解学生,要掌握学生已经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个性特征等,才能精心组织、寻求符合学生情意的教学方法;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由“备知识”转向“备学生”,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2.教学实施行为“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深度教学主张以学为中心,采取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提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做后导,以做论导,学、做、导互动合一、协调发展。以学为中心,就要建立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以学为中心,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以学为中心,还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3.教学评价行为由“单一”转向“多元”
        深度教学的教学评价行为是全方位的,既要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评价,也要对学生学习中、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信念,关注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号召能力等。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已转化为以学生的表现来评价教师,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是否高涨,学习的良好习惯是否得到养成,以及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得到发展等。
        总之,深度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充分参与,以主人翁的姿态生动活泼去学习,去求知,情感得到充分熏陶,树立起终身学习的信念,用自己获取的知识去投身社会建设,做出自己应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评价研究;《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年 第14期;程燕
        2面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创新;《教育科学》2017年03期;龙安邦
        3深度学习及其意义;《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11期;郭华
        4促进深度学习翻转课堂的知识内容设计研究;《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年21期;徐芳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