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题讲题”走向“以题论道” ——北师大版教材习题微课资源开发的技术实践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 柳敏敏
[导读] 在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一线教师把教材习题仅仅当作一道题,

 
        柳敏敏
        浙江省景宁县教育研训中心
        
        在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一线教师把教材习题仅仅当作一道题,学生做题,教师讲题,长期往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制约着小学数学质量的提升。北师大版教材习题量大且精心编排,如何利用好教材习题,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从“就题讲题”走向“以题论道”,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我们认为教材习题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载体之一。
        习题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8分钟左右,将一道习题转化为解决的问题或学习任务,突出思维的方式、思路的优化、原理的解释、生活的应用、认知的拓展、学法的提炼等要素,从学习意义上走向以题论道,践行《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四基”要求。
        一、习题选择的策略
        习题的选择是制作习题微课的基础环节。北师大版教材的习题内容丰富,但不是所有的习题都有制作微课的必要,到底怎样的习题需要制作微课?从学生认知起点出发,围绕教学重难点,寻找学生有认知需求或认知困难的习题作为例子进行开发。经比较,我们主要选择四类习题进行开发:
        (1)学生易产生“误差”的习题。如四年级上册P17页第4题:
        
        
        
        这道题对学生来讲并不难,但容易产生视觉误差,错误率高,而这种“错觉”是四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容易产生的现象。若直接让学生用量一量的方式可以马上纠错,但学生获得的只是正确与错误的结果,其产生视觉误差的原理及生活的有效利用等深层次问题却未深入。
        ◆引起冲突:为什么一样长的线段,看上去差别那么大?引出原理解释:人为什么会产生视觉误差?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视觉误差?
        ◆呈现事实:你见过生活中的视觉误差吗?如下图例,感知视觉误差的生活存在。
        


        
        ◆生活应用:如何利用视觉误差?借助电脑像素画、生活十字绣等例子让学生欣赏体验。
        看似简单的一道习题,在比较与度量中渗透了心理学知识-错觉和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并进一步延伸到如何利用视觉误差,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奥秘。


        (2)学生感觉“难入手”的习题。如五年级下册P70页第6题:
        
        这道习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主要是素材离学生生活经验远,且两者关系似乎在动态中体现,读不懂。象这样的习题,我们就可以将题意直观化、将静态动态化,如下图示,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思维“水平不一”的习题。如五年级下册P65页12题:
        这样的习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法,如何将水平不一的方法进行比较沟通并优化?策略有多种,微课是其中最省时高效、直观明了的载体,如下页图示,值得去设计开发。
        
        (4)学生需要“文化补给”的习题。如五年级下册P4页“你知道吗”:
        
        教材中简单的四行文字,不管是埃及分数的理解还是数学文化的感受都显得简略与单薄。可以设计把一个分数分解为几个分数单位的和的过程,激活学生思维,感悟数学文化。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力图实现“解一题,百题自开”,提升学生学习力、思维力以及文化力,让学生练有所得。
         二、脚本设计的策略
        教材习题是静态的文本,一题一例,而习题微课是动态的过程,一题一串,如何将静态的单一文本转化成动态的丰富过程?脚本设计就是关键的一环,我们形成了五步设计法:①主题设计:围绕教学重难点及学生的认知需求对习题进行分析提炼,主题鲜明、有趣、指向具体,吸引学生。②目标设计:以一道题为例,其目标制定既要分析本题在教材中的编排意义、地位作用,又要分析题目本身承载的三维目标,还要分析学习者达到什么目标。③环节设计:习题微课脚本主要有引出问题、设疑解答、小结整理、拓展延伸等四个环节,引出问题力求时间短、具有挑战性;设疑解答是习题微课的主体部分,要体现生动、互动、灵动,展示结构化的过程和思维力的进程,教师要心中有学生,想象、模拟与学生交流的情境,制造互动感,激发学习的参与、思考;小结整理要强化梳理,将学法、知识体系建构进来;拓展延伸要突出举一反三的作用。④语言设计:要设计好导入语、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等语言,力求精练、精准、精致,要有交流的互动感、引导的启发感,还有思维的留白感。⑤媒体设计:媒体是微课最终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习题微课对媒体选择不尽相同,但在媒体设计时选用的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素材要精心选择,做到主次分明、动静搭配、图文并茂,甚至色调、布局等细节也要关注。
         三、微课制作的策略
        微课制作是微课脚本有形转化的环节,对技术要求高。因为视频音频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怎样把脚本内容以最佳的视频音频呈现给师生?一是明确技术标准,包括视频要求、声音要求、分辨率要求;二是选择录制工具,要学会综合技术支持下的软件资源;三是重视后期剪辑,通过技术加工优化习题微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