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石浩权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石浩权   
        重庆大学城树人小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们在学校生活中学习时间最久的地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群体不断钻研和努力的方向。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教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建立高效课堂刻不容缓。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育发展,课堂教学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会随着学生们年龄的增加,年级的提高而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难度。对于小学生而言,学好数学是必须的,但是学习数学似乎又有很多阻碍因素,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是社会和未来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本身就不够清晰。当前我国小学教师群体,有很大一部分是刚刚从相应的师范院校毕业,本身工作经验不足,在教育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纰漏。关于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有的教师本身认知不够全面,对教育大纲的说明认识不足,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偏差。除此之外,在应试教育的环境和形势影响下,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们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本身就应该占据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变得十分被动,教师们在讲台上十分卖力的讲解,可是学生却提不起兴趣。为了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水平,有些教师认为当前这一阶段多做一些题,夯实基础,就能够为接下来的学习省一部分力,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抹杀了学生们本身具备的创造力。仍旧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当前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为了给之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做铺垫,是为了满足之后的教学需求所开展的。这样的教育认知和教学目标本身就不够清晰,还会影响学生们价值观的形成。
        (二)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方式,必然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延用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考试能力和做题能力培养的现象。仍旧有超过半数的老师不能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们实际的生活内容相结合,教师们往往在着重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学生们对知识的真实应用能力。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卖力的讲解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学生们在座位上疯狂的做笔记。长此以往,学生们越来越适应教师的思维,逐渐和教师的思维趋同,导致数学教学的僵化。数学本身是一门极具创造力和追求价值的科目,值得人们不断的思考和尝试,但是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单一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过于单调,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被限制,老师怎么教的,学生就只能怎么学。这十分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质量良莠不齐
        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导致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也变得参差不齐。从教育资源的角度来说,大量的优质师资力量都聚集在城市地区,很多农村地区的教师力量匮乏,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尽相同。在这样的教学大环境下,山区学生的成材率普遍较低,教育资源不均衡,极大的影响了小学生群体综合素养的整体发展和提高。学生们在学习中会不由自主的模仿老师,学习老师传授出的一套理论,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想法和风格,也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


        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深挖教材,丰富教学
        教育教材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育工具,师生双方都需要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来提高数学知识,开阔视野,增强思维。每一版教材的编制都是经过大量的推敲和计划的,教材的价值,也并不仅仅存在于表面上的知识之中。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中,善于深挖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笔者想到,学生们之前已经学过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本节课程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开的。由于二者算理相同,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给予学生们空间和自由,先让学生们熟悉一下之前学过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 做几道简单的练习题,巩固一下记忆,唤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思考和计划,决定先不讲解书本中的知识,而是让学生们自己挖掘教材内容,利用之前的练习,尝试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原理。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学生们有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尝试,之后,教师利用课本中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们一步步做出计算。当学生们可以独立的完成一定的计算,并且得出正确答案的时候,所得到的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知识,还有极大的成就感。这样的教学方式,旨在引导学生们自主挖掘教材的内容,避免对学生们学习的过程和所学的内容盖棺定论,而是倡导自主探究和学习,让学生们真实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学生主体,灵活教学
        以学生为主题,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和原则,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展开教学,灵活的进行相应的教学引导和教育培养,挖掘学生们的学习潜力,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当前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旧习惯于以自身为主题,占据了教学的主要位置,这样一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都未能得到良好的启发和提升。以学生为主题,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调整教育状态和方法,从而建立高效课堂,才是真正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方式。例如在学习《一百以内的加法》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了几张图片:“今天呢,学校要带整个二年级的学生去参观博物馆,这张图片上是大家正在排队准备出发的样子,大家来数一数,每个班都有多少个人啊?”学生们依次数出每张图片上班级的人数,之后教师提醒:“大家再仔细看看,每个班里除了学生,还有谁呀?”学生们:“还有老师!”师:“对,那么我们要算一算,这次出行的一共有多少人,大家可以自己用自己的办法进行计算。”有学生用教学辅助的小棒来数,有的学生认真的对每张图片进行计算。教师在旁边等着学生们尝试和交流,之后引导学生们,将自己的方式转化成竖式进行计算。教师在不否定学生们方法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们进行方式的转化和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们在学习中也更加容易接受新的教育知识。
        (三)培养兴趣,常态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需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将小学数学教学常态化,让学生们在学习中逐渐养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由于小学生本身就具备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教育中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成长模式,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们的探究心理。例如在《观察物体》一课中,教师在课前带领学生们做了一些小游戏。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做游戏,听老师的口令,看一看谁的反应最快,现在请大家全体起立。口令:上拍拍,左拍拍,后拍拍,右拍拍,前拍拍,下拍拍”,通过这些小游戏和小活动,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之后在进行事物的立体观察时,再用到这些方位词,也不显得陌生了。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需要充分尊重学生本身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97.
        
        [2]黄玲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254.
        
        [3]王素艳.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J].中国高新区,2018(0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