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婷婷
四川省内江市第七中学 四川省内江市 641000
摘要:应用题在初中数学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分值。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应用题解答能力才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考试,获得良好的成绩,并不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应用题的解答首先关系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需要学生拓展思维,灵活运用多种数学思想;另外,学生还需要规范展开答题步骤,以提升答题的严谨性。同时,学生还要通过专项训练来不断加深对相关题目的认识。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自主命题,培养解题的兴趣。本文就主要从这些方面谈一谈提高学生应用题作答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初三 应用题 作答 能力 提高
进入初三年级后,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十分丰富。与此同时,数学应用题的难度也有了较大的增强。学生必须以牢固的知识基础和灵活的思维以及大胆的探究精神进行作答,才能够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而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还不够强,很多应用题的作答方法都是依赖教师进行讲解。学生无法获得独立解题的能力。对此,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权利,让学生掌握应用题解答的要点,不断提升学习成绩。下面,笔者就主要从联系基础知识、运用数学学思想、规范解题步骤以及加强专项训练、自主设定题目等方面具体谈一谈提高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的方法。
一、广泛联系基础知识
应用题都是围绕着具体的考点展开命题的。而在目前的学习中,很多学生一拿到题目首先会被繁杂的题干所迷惑,理不清解答的思路。对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题干的意识,让学生将题干划分开来,寻找出题干所对应的基础知识;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整合题干的能力,让学生将题目中所关系到的各种所学知识进行融合,从而运用相应的知识进行解答,以此提高作答的明确性。
首先,阅读题干要有耐心。题干中的各个话语中都隐藏着的一定的信息,学生需要放慢阅读速度,才能够将所有的信息进行寻找。其次,在阅读题干时要快速地回忆所学知识。题干中隐含的基础知识经常分布在学生初中学习的各个阶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快速地联想已经学过的各方面的知识,以此才能够全面又准确地对题干进行解读,找出题干的核心指向。另一方面,在抽取出相对应的基础知识后,学生需要对与解题有关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分清解答题目所需要的主要知识和次要知识,以此展开作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地调动所学知识来为解题服务,促进自身顺利展开思考。
二、提升数形结合意识
很多的应用题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题干时容易产生很多的困难,因此而缺乏解题的信心。而数形结合思想是初中阶段非常常用的一种数学思想。通过将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进行融合与转换,学生能够寻找出恰当的思路顺利展开作答。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让学生学会运用代数知识将几何信息进行量化,运用几何知识将代数知识进行图像化,有效提升作答效率。
数形结合思想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以数解形”,而第二个方面情形是“以形助数”。首先,“以数解形”思想主要运用于几何题目的解答中。学生需要注重对图形中的线段长度、角度大小、面积大小等要点进行提取,进而列出代数式以简练的形式来总结复杂的几何图形信息。同时,对于一些求未知量的题目,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设未知数的方式来进行解答。其次,“以形助数”思想主要运用于函数题目中。在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字关系、以及代数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坐标系,将相关数据进行标注,以此直观地观察数字之间所具有的函数关系。
在这样的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下,学生能够将抽象问题明确化,有效提升解题效率。
三、规范展开答题步骤
引用题的题干信息往往是十分丰富的,学生在作答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从已知得出未知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将所得出的信息严格按照逻辑顺序进行书写,以此让作答过程明确而严谨。在目前,学生对于这一方面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解题过程的书写中存在着模糊性、杂乱性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严谨有序的解题意识,让学生规范展开答题过程,不断提升作答的严谨性。
在书写答题步骤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应用题的类型,以此选择相应的解答步骤。首先,对于推演性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从命题所给的条件出发,联系相关的公式、定理、概念等将条件进行转化,书写成数学式子,进而推演出最终结果。其次,对于证明性的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由题设出发,找出合适的验证条件,之后展开验证过程。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采用假设法,将需要验证的答案直接代入题目进行推理,验证题目的合理性,以此展开解答过程。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常用的数学符号进行规范运用,处理好题目解答的细节问题。在这样的解答中,学生能够以明确的思路书写正确答案,获得良好的作答效果。
四、加强专项题目训练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是非常丰富的。应用题的题型也是非常多样的。学生在作答的过程中经常不注重总结方式方法,难以建立完善的解题体系。因此,教师可以以专项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对各种类型的应用题进行大量的练习,从中总结出基本的解题原理和解题方法,让学生对相关方法进行背诵记忆,并反复进行品味、思考与运用,从而有效提升解题效率,提高学生的作答成绩。
在专项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方面要处理好题型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题量的问题。其中,在题型方面,教师要尽量设置能够广泛运用学生所学知识的各种类型的题目,以此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解题的步骤性和严谨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相关题目的解答方法整理成笔记,进行不断地研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其次,在题量方面,教师一方面要通过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加深对相关解题方法的记忆与理解;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让学生进行数量适宜的题目练习,防止学生出现作答的枯燥感。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通过专项训练反复认识各类题型的解答方法,有效提升解答能力。
四、自主出题,活跃思维
随着不断的学习,学生掌握得数学知识越来越丰富。并且也具有了大量了应用题作答经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命题,然后自主解答。以此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体会数学命题的思路,感受题目解答的思路。从而让学生将命题与解题两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以命题来促进解题,不断提升解题能力。
在命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一方面让学生针对单一的知识点进行题目设定。以此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为牢固的掌握和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起来进行自主命题,让学生在命题的过程中思考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全面认识所学知识,具备综合的题目解答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有趣的生活现象融入到命题中,形成形式独特的拓展题,以此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在这样的命题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对题干、解题思路、解题过程进行认识,不断提升作答能力。
综上所述,应用的作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基础知识、运用数学学思想、规范解题步骤以及加强专项训练、自主设定题目等方法,不断拓展解题思路,学习解题方法,书写解题步骤,促进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全面提升,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深刻认识所学知识、感受所学知识,不断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亚鲜;初中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调查分析与建构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