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下的高中语文多元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 邓春华
[导读] 在新时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元化教学为学生打造一个相对“开放”的语文教学课堂

        邓春华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校   
                                                                
        摘要:在新时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元化教学为学生打造一个相对“开放”的语文教学课堂,可以让学生得到自由发展,十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因此,在新时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语文;多元化教学
        在新时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以往将应试作为教学目标,过于追求高考试分数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多种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语文教学,可以解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得到自由发展,从而不断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新时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将多元化教学策略引入到语文教学课堂当中,为学生设计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愿意进行语文学习,从而不断促进高效高中语文教学的施教。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对新时期下的高中语文多元化教学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创设适宜情境,培养积极学习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行培养,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正确对待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语文学习,从而不断助力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适宜教学情境,以此可以让学生以更加严谨的态度进行语文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实效。
        例如,以《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视频《王志伟:脚踏实地不断创新 用一生追求“工匠精神”》,并让学生结合视频谈了谈自己的感想,以此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快速进入到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当中。然后,我为学生引入了与新闻评论有关的资料,包括新闻评论的含义、特点、表现方式、写作思路等等,以此使学生对文章的文体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最后,我为学生呈现了以下问题:1、这篇新闻评论论述的中心话题是什么呢?在提出话题方面有什么特点呢?2、这篇文章围绕“工匠精神”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呢?3、联系标题和全文说说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4、对这篇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进行分析。5、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回归“工匠精神”呢?以此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了全面分析,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样,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适宜情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积极主动地进行了语文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组合作探究,树立语文学习信心
        学生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毕竟是有限的,对许多知识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领会语文知识的真谛,进行语文学习的信心不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较差。而为了改变上述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进行学习互补,完善自己掌握的知识,以此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感悟,让学生树立进行语文学习的信心,十分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进行语文教学,以此可以让学生主动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能够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例如,以《百合花》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小组学生先根据我的指导,在课下查阅了作者的资料以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并在课堂当中分享了彼此查阅到的资料,以此做到了资源共享,构建了更为全面的语文知识体系。然后,我让学生说了说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并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对学生的讲述进行了评价,对积极进行表达的学生提出了表扬,以此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我向小组学生提出了以下合作探究问题:1、这篇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展开的呢?2、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呢?人物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呢?3、“我”眼中的小通讯员、新媳妇各是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当中的具体内容,总结人物的形象特征。4、“百合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呢?5、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什么呢?以此使小组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明确了题目的象征意义,深入掌握了文章的主旨。最后,我让学生在课下阅读了与百合花有关的文章和诗歌,以此增加了学生的阅读经历,满足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样,教师通过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进行语文教学,增进了课堂多维互动,打破了以往语文教学课堂沉默的现象,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了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不断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
        三、指导分析意境,全面落实美育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文本的意境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刻感受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美,可以将美育教育全面落实到语文教学课堂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分析意境,以此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不断助力学生的长远发展。
        例如,以《登高》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让学生听了这首古诗的朗读录音,并让学生自由朗读了这首古诗,以此使学生明确了古诗的大意,初步感受了作者的情感。然后,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这首诗当中写了哪些景物呢?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为什么呢?2、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呢?3、诗人在悲什么呢?“悲秋”二字在诗中有几层含义呢?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这首古诗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此使学生深入体会了古诗的意境,感受到了作者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最后,我对学生进行了朗读指导,让学生带着作者的悲情再次朗读了这首古诗,以此使学生进一步品味了古诗,体会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不断提高了学生对古诗中心的理解,获得了教育教学的双赢。这样,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古诗意境,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技巧,获得了强烈的成就感和收获感。
        四、联系学生生活,活跃学生探索思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转变以往语文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的现状,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能够活跃学生的探索思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联系学生生活,以此可以落实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不断促进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建设和发展。
        例如,以《故都的秋》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了说自己对秋天的感受,以此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我让学生思考了以下问题:文章标题中的中心词是什么呢?2、这篇文章的写作重点是什么呢?3、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呢?4、文中写到了那些秋景呢?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仔细地阅读了这篇文章,以此使学生做到了阅读有目的性,不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成效。最后,我与学生一起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学生进行了知识的渗透,以此使学生轻松掌握了教材当中的知识,不断降低了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难度。这样,教师通过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快速熟悉了教材文章,与教材文章进行了有效对话,不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利用各种教学条件为学生组织语文活动,以此可以全面渗透多元化教学的理念,让高中语文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十分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王可. 高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研究[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24):18-18.
        [2]田进. 对高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探讨[J]. 神州,2017,000(012):86-86.
        [3]石慧敏. 多元化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教学考试,2017,000(026):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