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崔芬
[导读]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大多是通过阅读教学这一平台实现的

        崔芬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霞洞镇大村小学 525427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大多是通过阅读教学这一平台实现的。因此,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抓好阅读教学这一板块,积极改进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制定更能满足小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策略,实现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成功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培育;策略
        虽然全国范围内都在进行火热的教育教学改革,小学语文教师也在认真探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然而,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受个人教学习惯的影响,在课堂上的创新意识较差,或者在改革时只注重形式上的创新,让改革浮于表面,并没能解决教学中的本质问题。如,许多教师在教学不同文体时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导致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缺乏强烈的主动探索精神,只简单地借助图片、视频等形式去呈现内容,并没能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精髓深入融合,导致学生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等等。新课改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重要目标,围绕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殊心理等因素来制定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引导学生能够更加创造性地进行语文学习,从而实现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成功培养。
        一、构建趣味化、多样化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小学生更喜欢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也更乐意参加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这样会带给学生更加新颖的学习体验。不仅如此,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没有可以参考的范本,只能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去进行学习探索,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的智慧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认真研究本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挑选更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形式去进行语文教学。此外,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内容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让语文教学更具针对性,让小学生在不同的教学中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掌握更加灵活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学习《伯牙绝弦》这篇课文时,我就十分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和多样化。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我播放《高山流水》这一古筝演奏曲,用空灵、温暖、恬静、自然的古典音乐来渲染课堂氛围,并陶冶学生的情操。一曲毕后,我问大家是否听懂了曲子的内容,大家都如坠云里,只感觉到十分好听,却并不能辨识曲子的真正意思。这时,我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有一个人能听懂曲子的意思,是不是会让弹曲子的人十分高兴?所谓“知音难觅”,可见能够遇见知音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是,如果知音突然去世,那么试想一下对方该有多么难过?有了这样的认知,就为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做好了铺垫。之后,我又让学生表演一下故事内容,让学生明白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针对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方案
        众多周知,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以及语文基础等因素都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对语文学习持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自然投入的精力也更多,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也更容易,语文基础深厚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将知识融会贯通。这些都决定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尽相同的。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只保持一个步调进行课堂教学,那么会让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吃不饱,让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步,不利于全班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让学生以自身更加擅长的方式去学习语文,从而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我就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学习文中的生字词时,我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展开难词生词的学习,为基础较差的学生扫清词汇障碍。

在阅读课文时,我对阅读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如,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只需要了解闰土的形象特点,明白作者与闰土的深厚情谊即可,而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就要开展更深层次的阅读探究活动,能够透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概括出“我”的形象,从对比分析中深刻理解作者对自由的农村生活的向往,理解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赞美这一中心思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来交流对文章的看法,从而帮助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促进全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深度融合
        多媒体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板书改成PPT课件的形式,这样换汤不换药的教学形式只能激发学生一时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没有本质上的帮助。多媒体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好帮手,不论是在教学资源的补充上,还是在教学手段的创新上,都对语文教学有着莫大的帮助,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深入融合。首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教师可以围绕教学主题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用更加生动的知识呈现方式来趣味语文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其次,语文教学要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灵活传播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探究以及课后复习等等,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深度融合,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首先,我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与过年有关的风俗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呈现在课堂上,以渲染浓厚的过年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此外,我还利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仔细品味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学习文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在课下,我更是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搜集我国其他地方具有特色的过年方式,制作一张以“春节习俗”为主题的手抄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
        四、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进行有机结合
        要想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必须帮助学生练就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其中,基础词汇量的积累、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重要内容。这一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漫长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尤为注重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学习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指导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课本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更加丰富的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最后,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记录和思考的好习惯,从而积累丰富的词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我就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拓展进行有机结合。这篇课文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他一生创作了160多篇童话故事。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就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如《皇帝的新装》、《红舞鞋》、《守塔人奥列》、《拇指姑娘》等。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我还让学生把遇到的好词好句,以及巧妙的修辞手法等摘抄下来,并坚持写读书笔记,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写下来,一方面深化学生的文学情感,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情来安排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法,以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最终实现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余秀宇.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活跃氛围的营造[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3(09).
        [2]臧桂英.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